市關工委、長江支隊歷史研究會與南師附小聯合舉辦“學雷鋒 向未來”紅領巾講壇活動 近年來,南平市關工委緊扣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服務青少年的正確方向,充分發揮“五老”優勢作用,通過深化教育引導,堅持幫扶救助,引導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推進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創新發展,努力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撐起一片天。 緊扣時代主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富有成效。 一是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紅色教育。配合有關部門,充分運用宣講報告、編發資料、文藝演出、圖片展覽、知識競賽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主題教育。持續推動雷鋒精神走進校園,從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三個方面與中小學校加強合作,發揮融入式、嵌入式、滲入式的育人協同效應,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雷鋒精神感染和熏陶。目前全市已建立雷鋒學校2所,進校園活動20余場次。南平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關心下一代“五老”志愿者徐肖劍同志榮獲“福建省關工委百佳五老故事員”,他每年深入學校等基層單位宣講10余場,編寫12萬多字《永恒的精神坐標——雷鋒的故事》圖書,并組織志愿隊伍將圖書捐贈給社區、學校。每年全市各級關工委舉辦各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700多場次,受教育人數達10多萬人次。 二是堅持實踐育人要求開展體驗教育。立足當地實際,注重運用符合青少年特點的教育載體,把愛國主義、革命傳統、經典文化、生態環境、社會實踐等教育結合起來,為主題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充分利用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活動場所,以及公園、廣場、車站、旅游景區等公共場所,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把學雷鋒志愿服務作為生活方式、生活習慣。市關工委堅持在家長大學開辦家長國學、少兒國學培訓班,探索實踐中華傳統文化在規范青少年言行中的積極作用。 注重形成合力,青少年法治教育和關愛工作深入推進。 一是以“兩法”為重點開展法治教育。以“關愛明天,普法先行”活動為載體,積極組織“五老普法教育宣講團”,利用法制報告會、模擬法庭、電視訪談、知識競賽、圖片展覽等多種形式,每年向近10多萬青少年進行以《未成年人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為主要內容的法律知識宣傳,送法進校園、進鄉村、進社區、進高墻。今年在福建建達南平律師事務所黨支部成立了南平市關工委在建陽區設立的首個法律關愛教育基地,切實為青少年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 二是以幫教為重點開展關愛工作。南平市關工委連續23年與南平司法強制戒毒所簽訂關愛幫教協議,聯手開展戒毒(勞教)人員的教育矯治工作,配合戒毒(勞教)所多方位、多角度開展戒毒矯治工作,增強效果與作用。南平市建陽區關工委依托“正苗啟德”機制,于2024年7月成功孵化出全省首家專注于未成年人保護的社工組織,由經驗豐富的退休“五老”人員擔任核心管理者,創新性地采用“五老+社工”模式,匯聚多方力量,共同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正苗啟德”項目自實施以來,已組織開展了幫扶幫教、矯治教育、心理疏導、法治宣傳等活動1300余場,助力35名未成年人復學,挽救了29名有自殺傾向的未成年人,成功送矯22人。各級關工委以關愛工作團為依托,以幫教刑釋、解教和嚴重不良行為的青少年轉化工作為重點,采取結對幫教、跟蹤幫教、現身說法和走進高墻探視等方式,參與開展對失足青少年的教育、感化和挽救工作。全市共組建關愛工作團141個,參加人數達3340人。 堅持以人為本,為青少年辦好事辦實事形式多樣。 一是大力開展扶貧助學。各級關工委主動配合有關部門,通過省上支持、建立基金、部門聯動、結對幫扶等一系列措施,動員社會各界捐資助學。通過組織“五老”人員開展“老少攜手、共建和諧”等活動,積極呼吁、推動為弱勢群體青少年創造公平和健康發展的社會環境。連續3年依托省關工委“關愛成長微心愿”平臺,每年開展2期微心愿活動,共計為280名家庭困難學生實現在學習、生活上的心愿。今年市關工委爭取省關工委“天芬助學金”、“富閩助學金”、“禾和助學金”等各類助學資金共計84萬,從原有的當年考上大學、大中專的困難新生,擴展到品學兼優且有困難的在校大學生、特殊家庭、英雄模范子女等,幫助160多名閩北困境青少年解決實際困難。 二是探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市、區兩級關工委堅持一體運作,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團隊建設、平臺建設、制度建設上都取得明顯進展。時任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范陽善把自己在家長大學授課的20多萬字講稿編印成書《家長為什么要學一點心理學》,免費贈送給學生家長和全市各基層學校;陽光心理服務團每年選擇一所學校,舉辦“心理健康衛生周”活動,通過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心理拓展訓練、召開心理衛生座談會、幫助學校建立心理衛生發展計劃等系列活動,成為了心理健康教育走進學校、富有吸引力的主要實踐活動。 順昌微心愿合照 堅持與時俱進,關心下一代工作方式方法不斷創新。 一是探索開展家庭教育工作。市關工委圍繞家風建設,開展“五老好家風家訓家教”“中華好家風”、宣傳貫徹“家庭教育促進法”等主題活動38場,引導青少年崇德尚善,孝老愛親,樂于助人。通過創辦“家長大學”,開設少兒國學班、少兒書畫班和家長班,把心理健康教育、傳統文化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不斷提升家庭教育工作水平。 二是持續拓展書畫藝術教育。市關工委積極探索書畫藝術教育與思想道德品質教育的有機結合,把有書畫藝術專長又自愿參與關心下一代教育工作的離退休老同志組織起來,成立了南平市玉屏書畫院,以公益書畫的形式參與關心下一代工作,開展公益書畫培訓活動,每周上一次書畫課、每季舉辦一次學習交流活動,每年都吸引上千人次青少年參與學習。(南平市關工委 侯曉瑜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