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勇英系邵武一中高級教師、福建省作協會員、邵武市同心助殘志愿服務中心主任、滄浪讀書會、我們朗讀吧親子讀書會發起人。作為邵武市第三屆道德模范、南平市2020年1月“身邊好人”,她不談回報,只談奉獻,熱心公益、積極助人。她利用業余時間帶領“同心助殘”志愿者開展各項助殘活動,同時,作為“滄浪讀書會”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她堅持引導書友們閱讀好書,并且在邵武將閱讀之風推廣開去,為推動“全民閱讀”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灑向人間都是愛 2011年,黃勇英主任的孩子因為患晚期淋巴癌離世,這件事對她的人生產生很大的影響,讓她深入思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究竟是什么。思考的結果是:人生短暫,一個人的價值體現在“利他”上,而不是體現在“利己”上,只有奉獻自己,幫助他人,才可以讓生命煥發光彩。 因為為六中一個身患癌癥的女生捐贈愛心款,黃勇英主任了解并接觸到鐵城愛心公社這家公益組織。2012年,她憑著一股助人的熱情參加了邵武鐵城愛心公社,成為一名熱心公益的志愿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她作為鐵城愛心公社的核心成員,為“陽光助學”行動做了大量的工作。她犧牲休息時間和其他社員一起下鄉到困難戶家中家訪,了解需要助學的孩子的家中情況,每一件跟助學有關的事她都親力親為,就這樣,她無私地貢獻著自己的光和熱。由于在鐵城愛心公社的突出表現,她被評為2012——2014年邵武市優秀志愿者。 2015年底,在志愿者趙許春的介紹下她遇見了邵武市殘聯理事長林彧女士。林理事長談到邵武有將近一萬的殘疾人,需要助殘志愿者為幫助殘疾人做更多的工作。聽了林理事長的話,她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對林理事長說:我來成立一支助殘隊伍,這樣可以更好地服務于殘疾人。她說到做到,馬上著手準備到民政局注冊成立邵武市同心助殘志愿服務中心的相關事宜。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邵武市同心助殘志愿服務中心于2016年3月正式成立,她成了“同心助殘”的主任。 做助殘并不容易,剛開始,困難很多。首先是人員不足,只有10名志愿者,其次是大家都沒有助殘的經驗,不知道從哪里開始著手。盡管困難重重,但是她并沒有退縮。她跟著殘聯的領導到福州“同人助殘”學習人家的助殘經驗;她組織志愿者培訓學習助殘的相關政策和技能,請來手語老師為志愿者培訓手語。同時,她帶領志愿者積極擴大助殘意義的社會宣傳,吸納有愛心的人士加入到組織中來。由于她的堅持和努力,助殘隊伍慢慢發展壯大,各項助殘活動有條不紊地開展起來,逐漸走上正軌。 三年多的時間里,黃勇英主任帶領助殘志愿者積極開展助殘活動,如六一慰問昭陽小學特教班孩子活動、“牽著蝸牛去散步”戶外聯誼活動、殘健融合活動、蝸牛啟智公益課堂項目等。同時,“同心助殘”志愿者在黃勇英主任的帶領下,慰問和幫助了一些生活困難的殘疾朋友,有肢殘朋友陳琳、林鴻忠、趙許勝、楊素梅、朱善輝、傅小花、傅長其、趙木香等,還有腦癱殘疾朋友陳夢潔,聽力障礙朋友寧棋軒,精神殘疾朋友趙華香姐弟,視力殘疾人王志雄、蔡大姐等。這些“一對一”的幫扶活動使得身處困境的殘疾家庭得到及時的救助,從而度過難關。 這里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對肢體殘疾人傅小花的幫助。傅小花家住水北鎮四都村,先天殘疾,手腳扭曲。她雖然身有殘疾,可是樂觀向上,養鴨、種菜,什么活都干。不過,有些重活她做不了,只好向“同心助殘”求助。黃勇英主任了解到她的具體困難之后,不僅幫她眾籌創業資金,讓她做“微商”,而且多次帶領志愿者前往她家中慰問,幫助她修理菜園門、修鴨圈。因為多次上門幫扶,傅小花跟黃勇英主任成了好朋友,有什么煩惱都向她傾訴。 另外一個值得一提的是對聽力殘疾孩子寧棋軒的幫助。寧棋軒是邵武六中八年級的學生,由于先天聽力障礙,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導致聽力基本喪失。黃勇英主任到她家里家訪之后,了解到這個家庭的實際困難,決定盡力幫助他們家籌錢。于是,她個人在愛心籌發起了眾籌活動,為寧棋軒籌款七千多元,全部捐給寧棋軒配置人工耳蝸。最后,在社會多方的幫助下,寧棋軒順利前往廈門做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目前正在聽力恢復中。 朱善輝是一個肢體殘疾人,妻子需要動手術籌集不到救命錢,黃勇英主任以個人名義為他籌集愛心款,并將籌集到的愛心款6888元送到醫院,朱善輝老人感動地說:謝謝黃主任,謝謝同心助殘,要不是你們出手相助,我真要上街乞討去了。在妻子順利動好手術后,朱善輝老人將一面錦旗送到黃主任手里,上書“盡職盡責,為民解憂”八個大字,這是對“同心助殘”的肯定,也是對她助人為樂公益之心的肯定。 除了慰問困難殘疾人,她還帶領助殘志愿者積極開展殘健聯誼活動和“蝸牛啟智公益課堂項目”,2019年,“同心助殘”得到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會的資金資助,各項助殘工作得到更好地規范開展,該組織被評為2019年全省扶殘助殘工作先進集體”。 黃勇英主任就是這樣,在助殘的路上不計得失,只講奉獻。她帶領“同心助殘”的志愿者們倡導助殘風尚,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自己的光和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