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兆福的公益事業,在外人看來做的是轟轟烈烈,有聲有色。可一個人做愛心和這么多人一起做愛心是兩碼事兒,為了讓團隊更正規,按照“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準則,陳兆福和會里骨干一起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范圍內制定了閩北互動志愿者協會的規章制度與行為規范,尤其是財務收支明細一月一公開,一年一審計,做到公開、透明。讓愛心人士的善款捐得清清楚楚,用得明明白白。 陳兆福作為負責任,在這期間付出更大,他把精力都投入到這項公益事業上來,他表示:“雖然這份工作只有付出,沒有經濟利益的回報,但我從中收獲了內心的富足。” 愛心有起點無終點 2018年4月8日上午11時50分左右,延平區南山鎮東門村幾幢聯排土木結構民宅發生大火。據統計,過火民房8棟,涉及29戶,面積約1600平方米。 當晚,閩北互動志愿者協會負責人陳兆福了解到情況后,立即與鎮政府、村兩委進行聯系,在確定受災村民人數和所需應急物品,迅速行動,組織志愿者進行捐贈。在短短的時間內就陸續將捐贈的物品和資金送到協會,整整裝滿了三輛皮卡車。9日上午,完成收集裝車后,這些物資由十多名志愿者代表送達受災村民手中,捐贈款物價值合計約3萬余元。 “放寬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陳兆福和志愿者們一邊發放物資,一邊安撫受災村民,“志愿者們不僅帶來了衣物、被褥、涼席、大米、果蔬等生活必需品,還帶來電磁爐、熱水壺等生活小家電。” 這僅僅是這支志愿者眾多服務中的一小個部分。實際上,把愛心化作切實的行動,并不容易,能把愛心和行動持之以恒地堅持下去,尤其不容易。8年來,陳兆福在做公益的道路上前行,也經歷了諸多不容易。在愛心組織成立之初,他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家庭,甚至自家生意也冷落了,可陳兆福始終沒有放棄,又把妻子拉進了團隊,一起投入到了愛心事業中。 “俗話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身后,總是會有一個偉大的妻子。”陳兆福說,作為妻子的陳曉容在接觸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中,從不理解到全力支持,多年來每天起早貪黑打理家務和公司事業、接送兩個孩子上學,協助丈夫為困難群體捐款捐物,無怨無悔地在背后默默支持著他的公益事業。“最讓我感到高興的是,女兒陳佳雯和陳佳敏兩個孩子從小受父母親的熏陶,也常常參加志愿者團隊的各種義賣和關愛孤老的活動,以自己微小的行動為社會貢獻力量。” 在閩北互動志愿者組織里,有很多像陳兆福這樣的“70后”“80后”“90后”甚至有“00后”,許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小時候是在被家人寵愛的環境中長大,如今,他們逐漸成熟起來,正將自己所汲取的愛反饋到社會中。 而陳兆福這個“70后”,作為“領頭羊”,更是秉持“愛心有起點無終點”的信念,帶領著自己的志愿者團隊一直在愛心奉獻的路上前進著,溫暖著越來越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