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支隊伍,他們在閩北地區(qū)常態(tài)化開展扶老助困、愛心助學、便民服務、應急救助、賽會服務、珍愛環(huán)境等公益項目,開展大小志愿服務活動六百多次,參加人次十多萬人,結對幫扶孤寡、殘疾和貧困家庭100多個,資助貧困大學生187人,小學生200多人,開展便民服務進社區(qū)和村鎮(zhèn)為無數(shù)家庭義務維修家電、義診。急人所急,總是在第一時間為受災群眾噓寒問暖送去應急救援物資.......,這支隊伍叫“閩北互動志愿者協(xié)會”,從成立初的三十多人發(fā)展到600多名志愿者,默默地在社會上傳遞著愛的力量,成為閩北地區(qū)最大最規(guī)范的公益組織。 是誰組織了600多名志愿者一起走進了這樣一份愛心事業(yè)? 陳兆福,一個“70后”,大家都習慣叫他“財哥”,正是這支隊伍的“領頭羊”。他坦言,當志愿者、做公益,源于初心——“我要傳遞溫暖幫助有困難的人”。 愛心源于本性善良 進入暑期,陳兆福慈善工作非常繁忙。“前幾天與協(xié)會幾個項目負責人一起走訪了40多名申請今年圓夢助學金的貧困大學生,這兩天剛剛到邵武、順昌、武夷山、松溪等地走訪了十多貧困母親家庭,提前做好摸底調查工作,核實他們的家庭情況,爭取做到精準幫扶。”他一一列舉,同時,還要湊集善款,通過開展義拍義賣助學活動,利用微信、微博、論壇等網絡工具,征集網友們的物品,開展為期1個月的義拍義賣助學活動,所得善款用于這些困難學生的學費,陳兆福不無憂慮地說,今年的圓夢助學計劃壓力較去年大得多,為了不落下任何一位已經申請且符合資助標準的貧困生,需要籌集二十萬左右的愛心款才能圓滿完成項目任務。 陳兆福1974年出生,福建周寧人,從小母親就因病逝世,父親一人獨挑一家大小六口人的生活重任,家庭貧寒讓他早早知道生活的艱辛。“小時候,家里沒有像樣的家具,吃飯只吃一些青菜、干菜,很難吃到一餐肉”。有時候過年,老姑媽會送來一只雞鴨,一家人都會讓給父親吃,大家都知道父親是家里的頂梁柱不能倒下。陳兆福回憶過往說,因為家庭貧困,他和同齡孩子相比要堅強懂事許多,不會像其他孩子一樣向爸媽撒嬌,而是默默帶好妹妹,盡量減輕父親的擔子。 陳兆福老家的鄰居,平時家里弄了什么好吃的菜她都會盛一碗給他吃。父親就告訴他說:“別人幫助別你,要記得好,以后有能力了,也要幫助其他人。”家人的諄諄教誨,不僅在陳兆福心里種下了助人為樂的種子,而且也體現(xiàn)在行動上,對附近的鄰居只要是他能幫得上的他都會幫忙。 1992年,18歲時陳兆福經村里鄉(xiāng)親介紹來到延平區(qū)南山鎮(zhèn)一家鑄造廠上班,對于來之不易的這份工作非常珍惜,起早貪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艱苦的工作環(huán)境不斷磨練著陳兆福勵志創(chuàng)業(yè)的意志,1995年夏秋之際,在老家年已七旬的老父親不幸去世,由于當時交通極其不便,趕到家時已是第二天,未曾再見老父親一面。處理完父親的身后之事,也花光這幾年辛苦積累下來的不多積蓄。95年底,陳兆福決定辭職自主創(chuàng)業(yè),憑借幾年來學得的技術經驗,來往于南平、三明、寧德等地區(qū),下鄉(xiāng)鎮(zhèn)和企業(yè)聯(lián)系業(yè)務,接訂單。1997年在市區(qū)投資開了一家銷售鑄鐵制品的店鋪,后來成立為現(xiàn)在的南平市新鴻興建材貿易有限公司。 長期的奔走不僅是因為公司業(yè)務的需要,也讓我可以接觸困難和弱勢群體,需要幫助的人實在太多太多!”陳兆福說,那段時間只要有需要,他都樂意停下腳步,給這些人力所能及的幫助,陪老人聊聊天,買些物品送一些困難群眾。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別人已讓我的人生有了更多的意義和價值,這份充實讓自己更加踏實、堅定地走在人生路上。”裝著一顆愛心,陳兆福就這樣一路前行著。 匯聚愛心溫暖他人 愛心,有時就像一條河中的波紋,會由近及遠,越來越大。 隨著公司業(yè)務的穩(wěn)步發(fā)展,陳兆福在閩北互動論壇里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萌發(fā)了組織一個民間慈善機構的設想。 2011年秋天,見義勇為老人陳揚福的事跡在閩北互動論壇里一發(fā)表,在論壇里引起不小的震動。“我們應該去看望這位老人,莫讓英雄流血又流淚!”陳兆福提出這一想法后,論壇的朋友紛紛響應。經過一番籌劃,一場“在細雨飄香中的暖意”的活動當即開始,十多名志愿者購買了米、油、水果等慰問品,前往老人所居住的工棚,看望老人。 陳兆福的幾個朋友也覺得,這樣的愛心活動比在論壇的討論更有意義。在2011年11月的一天,陳兆福提出開一次網友見面會,大家齊聚一堂,確定了共同做公益的目標。 當年12月1日,閩北互動志愿者組織正式成立,大家推選陳兆福為負責人,下設策劃宣傳、項目執(zhí)行、愛心超市、財務管理等職能部門,志愿者越聚越多,開展的愛心活動也越來越多,慰問貧困家庭,幫扶貧困學生,承接賽會服務,開展便民服務及環(huán)保志愿活動,為雅安地震災區(qū)及本地多次火災事故村民募等等非常接地氣的公益項目…… 其中廣場志愿服務就是其中一個響亮的品牌。“閩北互動志愿者團隊里有來自社會各行業(yè)的人才,我們以此為契合點,將志愿者個體專業(yè)優(yōu)勢與志愿服務結合起來,開展專業(yè)服務。”陳兆福介紹,“這樣既能為廣大市民提供優(yōu)質的志愿服務,又能在活動中鍛煉志愿者的專業(yè)實踐能力,提高個體素質,并為團隊志愿服務的陣地化和專業(yè)化建設積累經驗。” 數(shù)據(jù)顯示,僅2016至2017年,閩北互動志愿者協(xié)會就捐助資金和物品達80多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