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北青山碧水間,福建省建陽監獄以創建全國文明單位為契機,將精神文明建設融入監獄治理的每個環節,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文化鑄魂、創新驅動、志愿惠民”的特色路徑,將文明創建轉化為看得見的警營風景、摸得著的惠民實事。2021年以來,這座連續三屆蟬聯“省級文明單位”的監獄,繪就了一幅隊伍素質與監管效能同步提升的生動圖景,光榮獲評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 黨建引領,構建“三位一體”創建格局 監獄黨委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堅持黨對精神文明建設的領導。將文明創建納入“一把手工程”,建立“黨委統籌-專班推進-全員參與”機制。制定《全國文明單位創建三年規劃(2021-2023)》,配套出臺核心價值觀培育、中國夢宣傳教育等專項方案,形成32項任務清單和月度協調、季度督查、年度考評的閉環管理體系。各級黨組織堅持“第一議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及指示批示精神,以“兩個基地”“兩個講堂”為載體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潛移默化、走深走實。建設“文明細胞”培育工程,基層支部標準化建設達標率100%,打造黨員先鋒崗7個、青年文明號5個,形成“先鋒矩陣”效應。 領導嘉賓參觀建陽監獄“文明之光”陳列館 文化鑄魂,打造“三維立體”文明生態 修訂警營文明禮儀規范20項,將文明行為納入績效考核。建立動態道德檔案,開展“季度之星”“身邊好人”評選,民警楊開鋒獲評“南平市第八屆道德模范”,其事跡成為全監學習的鮮活教材。修建“文明之光”陳列館,集中展呈監獄精神文明建設內涵。打造警營文化長廊,設置核心價值觀景觀小品6處,將精神文明創建同警營文化建設相融合,豐富機關大樓樓層文化,把每面墻體、每個角落建設為“行走的文明課堂”。舉辦“我們的節日”系列活動,元宵包湯圓猜燈謎、清明誦讀紅色家書、端午體驗非遺剪紙、中秋舉辦詩詞大會……傳統節慶成為文化傳承載體。 建陽監獄民警參加建陽區廣場舞大賽 創新驅動,探索教育改造“建陽樣本” 深挖建陽“理學之邦”文化底蘊,啟動“朱子文化進監區”項目,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罪犯日常教育,該項目被授予首個“南平市朱子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創新限制減刑罪犯“四步教育法”,“管得住、聊得來、引得巧、教得好”,入選司法部2022年監獄工作指導案例。將閩北茶文化與矛盾調解結合,創立“吃茶話事”工作室。民警通過“泡茶談心”,化解罪犯糾紛200余起,實現“把茶泡開、把事說開、把心結打開”,拓寬罪犯改造新路徑。 志愿惠民,踐行“三曲聯動”服務模式 齊聲奏響愛心進行曲,連續14年開展無償獻血,參與人數達600多人次,累計獻血量達20余萬毫升,民警鄧煌、祝建民等15名民警榮獲全國無償獻血金獎,彰顯社會擔當。共同譜寫法治協奏曲,“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務隊深入鄉村、社區、學校開展活動46場,覆蓋群眾5000余人次,努力把法治的種子“吹”到社會每一個角落。奮力繪就振興交響曲,累計 投入幫扶資金20余萬元,助力東澤村、赤岸村等3個鄉村改造路燈、公廁等設施。持續營造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良好工作氛圍,贏得社會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建陽監獄“蒲公英”普法志愿服務進校園 建陽監獄以文明創建為抓手,實現了隊伍素質與治理效能的雙提升。文明創建不僅是榮譽,更是責任。我們將繼續以文化人、以德育警,讓文明之光照亮更多角落。未來,這座扎根閩北的監獄將繼續書寫新時代的文明答卷,為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更多“建陽監獄智慧”。 (福建省建陽監獄 甘俊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