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的變化太大了,變得越來越美了!”新春里,松溪縣河東鄉大布村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喜氣洋洋,許多常年在外務工的村民返鄉后,驚喜地發現家鄉已煥然一新,紛紛贊嘆。 “現在不管是周末還是節假日,許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來大布村走一走、逛一逛。村里的面貌和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既開心又自豪。”大布村村民蔡宏德笑著說。 大布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村落,步入其中,仿佛穿越了時空隧道:古寺的鐘聲悠悠回蕩,古渡口的石階上,河水輕輕拍打著岸堤。古巷深處,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碑靜靜佇立,斑駁的字跡訴說著歲月的滄桑。然而,這座古村并未止步于歷史,近年來煥發出了新的生機與活力。 新建的農夫集市上,人聲鼎沸,村民們熱情地展示和售賣著“九龍大白茶”“松溪百年蔗”“六墩黃粿”等獨具特色的松溪特產;曾經的供銷社閑置空地被改造成了露天電影院,一幕幕經典影片在這里輪番上演,喚起人們的懷舊情懷;臨河而建的“福”文化生活空間,設有接待大廳、版畫研學空間、福字廳等,吸引了絡繹不絕的游客和研學愛好者;由清代民宅改建而成的民俗館,則妥善保存著各類民間老物件,向人們展示著地方獨特的文化與風情。 近年來,松溪縣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以大布村為示范點,以“大布—長巷—長江”三個村為示范帶,輻射帶動全縣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有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在大布村改造建設過程中,我們前期通過走訪入戶,對村民進行思想引導,配合建設工程,按照計劃有序推進,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河東鄉大布村農業黨支部書記蘭敏介紹道,“去年,通過縣、鄉、村三級聯動,僅用三個月時間就陸續完成了‘福’文化生活空間、牌坊亭廊、九曲巷等23個重點文旅節點的建設,同時加強了對仁澤書院、中醫館等古建筑的保護、開發和利用。” 作為全縣“一點一帶”美麗鄉村建設的重點村,大布村以源遠流長、絢麗多姿的“福文化”為根基,以城鄉融合、聚集提升、文旅發展為定位,謀劃實施了大布片區環境綜合整治與提升、“福”文化弘傳基地、傳統村落重點提升、中職校大布校區等建設項目。此外,大布村動員“原鄉人”經營“紅旗渠瘦身魚”項目,引入“歸鄉人”投資建設科誠科普植物園,為這座傳統古村落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更加熠熠生輝。 “在傳統古村落的保護、開發和利用過程中,我們堅持高位推動,邀請省內資深設計團隊,結合三坊七巷和鐵井欄-紫芝街歷史文化街區等成功案例,學習先進經驗并加以運用,突出保護、留住鄉愁。”河東鄉鄉長衷勇表示。如今,每逢節假日,游客紛至沓來。這座古老的村落,正以嶄新的姿態,續寫鄉村振興的美麗篇章。(松溪縣融媒體中心 徐陸鋒 夏貴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