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被確定為全國移風易俗試點市以來,武夷山市借助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契機,以婚俗改革為切入點,全力推進婚姻領域移風易俗,營造勤儉節約、健康向上的婚俗新風。 “三重保障”,護航移風易俗試點穩步推進 武夷山市成立試點工作領導小組,19個單位部門聯動,明確“5134”工作目標;全面加強黨員干部的婚喪事宜備案報告,2021年8月以來,共有165名黨員干部及公職人員主動落實婚喪喜慶報備制度,市紀委監委開展移風易俗專項治理明察暗訪183次,制止大操大辦等不良風氣45起。同時,建立由“社工+心理咨詢師+律師+志愿者”組成的移風易俗服務隊伍,籌建武夷山市志愿者協會巾幗志愿者分會,不定期開展社會情感教育公益課培訓。 “三點蓄能”,倡樹和諧健康婚戀家庭觀念 武夷山市把握“婚前”“婚時”“糾紛”三個重要節點,深入開展婚姻家庭輔導和矛盾糾紛調解服務。開展形式多樣婚戀交友活動,為婚姻當事人提供婚前家庭關系輔導、婚前醫學檢查等服務。積極宣傳簡約婚禮、婚姻法律知識,累計發放《民法典 婚姻家庭編》4500余冊、開展婚前輔導講座20余場;在重大節日邀請社會名人、金婚夫婦為新人集體頒證,簽署《結婚誓言》,營造和諧健康的婚戀觀和家庭觀。成立“小桔燈家庭教育志愿團”“向陽花法律服務志愿團”,常態化開展家風家教講座和法律咨詢服務;成立武夷山市家庭婚姻糾紛調解中心,創新探索云上調解。針對部分偏遠山區群眾,通過武夷山掌上12348等平臺開展“指尖”調解259人次,為群眾提供全時空、全覆蓋、零距離調解服務。 “三向發力”,推動優良家風家訓化風成俗 強化宣傳引導,積極培育文明向上的婚俗觀念。武夷山市把反對天價彩禮等納入村規民約,充分發揮紅白理事會等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建立婚姻家庭移風易俗示范點。同時,線上線下聯動,開展好家風“五進”活動。線上通過“網絡家長學?!惫娞枺瑥V泛傳播家風家教內容,輻射家庭9000余個。線下開展家庭教育活動50余場,2000余個家庭受益。開展“我愛我家”短視頻及最美家庭照征集評選活動,組織“最美家庭”系列評比活動,2名婚姻登記特邀頒證員獲得“全國最美家庭”榮譽稱號,獲評“福建省最美家庭”5戶、“南平市最美家庭”12戶、“南平市五好家庭”2戶。 “三方拓展”,聚焦移風易俗融入中心大局 充分挖掘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創新婚改新模式。武夷山市編排以南平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類項目“朱子婚禮”為基礎的武夷特色婚俗禮儀,融入《朱子家禮》中重“家禮”輕“彩禮”思想,傳承發揚中華優秀婚姻家庭文化。打造“山盟海誓”愛情文旅項目,開發婚俗改革旅游精品路線,設立“婚禮式頒證基地”打卡點,舉行“山盟海誓 夷見鐘情”等多場集體頒證儀式,研究出臺福建省居民在武登記結婚門票優惠政策;與此同時,大力推動“喜”茶產業發展,推廣以武夷巖茶為茶禮,融入現代婚禮之中,以茶代聘、以茶代禮。持續推廣以“擺茶”習俗為重點的鄰里矛盾糾紛調解習俗,倡導莊重簡約的新式婚禮風尚,化解婚姻家庭糾紛,共建和諧武夷。(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辦 林文郁 江素琴 陳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