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村村地處九曲溪上游,作為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上重要的節點村,區域面積43平方公里,茶園面積1.2萬畝,目前黃村年產精制茶100萬斤,擁有大小茶企220多家,全村70%村民是茶農,是武夷山市產茶重點村。近年來,黃村村堅持黨建引領,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點)為載體,扎實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弘揚鄉風文明,革除陳規陋習,培育時代新風。 黨建引領,筑牢鄉風文明之基。從黨員干部抓起,針對村兩委干部制定“治陋習 樹新風”相關規定,立規明紀,強化約束,發揮黨員先鋒模范帶動作用,以黨風帶政風促民風。充分發揮“三會”作用,組建紅白理事會、婦女議事會、道德評議會,從老黨員、退休干部、村民代表中選出一批愿意帶頭且有一定群眾威望的村民擔任會員,制定符合實際的章程細則,帶頭宣傳倡導移風易俗,整治婚喪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習俗。 善治善為,激發鄉村治理效能。黃村村因地制宜,結合實際修改完善《村規民約》,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鄉村治理、移風易俗等內容納入其中。積極運用“積分制”促進鄉風文明,將村民自覺參與門前“三包”、垃圾分類、鄰里互助、尊老愛幼、志愿服務等行為進行量化積分,通過積分超市進行兌換,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鼓勵村民參與“美麗庭院”“最美家庭”示范戶評選,邀請茶學、禮儀老師為村民設計、布局美麗庭院、空間,并開展茶文化、禮儀培訓,打造黃村村“茶韻小院”,展現鄉村振興新風貌。 文明實踐,繪制鄉風文明畫卷。持續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陣地建設,打造茗川世府、橫鳳茶部落等2處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配齊活動室、宣講室、農家書屋等功能室,組建“心手相逢”“橫鳳”“星光”等8支志愿服務隊伍,引導村兩委干部、黨員、婦女、鄉賢、本地經濟能人等加入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隊伍,截至目前,共有志愿者86人。同時,以傳統文化節日為載體,組織開展“鬧元宵·村晚·流水席”、“中秋月光下的茶會”等“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移風易俗、科技助農、法律普及等內容鮮活、形式創新的文明實踐活動,2024年以來,開展文明實踐活動45場,受益群眾1100余人。(武夷山市委文明辦 鄭媛媛 王俊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