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宣講員在黨群活動中心為老人進行理論宣講(邱雯禎 攝)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些都是和我們老百姓息息相關的事……”在光澤縣杭川鎮橘子洲社區,宣講員丁婉清正在為居民作宣講。 近日,福小宣·閩北講習班·理響光澤宣講團走進橘子洲紅色共享餐廳、長者食堂,將大理論轉化為小切口,把書面語轉化為本地話,利用餐前“一刻鐘”,向來用餐的老人們解讀《決定》中與其息息相關的內容,面對他們的提出的問題,宣講員一一耐心解答,現場氛圍熱烈而溫馨。 “社區有很多家門口的宣傳陣地,我們通過打造‘宣講+健康服務’模式,組織‘4+N’健康服務團隊不定期在長者食堂為老人們義診并同步開展黨的創新理論宣講,解決了一部分老年人聽宣講難的問題。”杭川鎮宣傳委員范玲麗介紹。 通過精心組織策劃,結合群眾小舞臺,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聲聲入耳。以“宣講+文藝”的方式,在數字影院、市民文化廣場、文明實踐站等地巡回上演,臺上宣講員或講或唱或跳,臺下群眾熱情響應,現場氣氛熱鬧非凡。“我是口袋公園的常客,這樣的的宣講很鮮活生動、貼近實際,聽得懂、記得住,讓我們群眾對理論知識有了新的認識!”居民肖玉和聽完宣講后說道。 “我們吸收來自社會各界的宣講員,不僅有來自老年藝術團的藝術骨干,也有來自社會群體工作人員,通過開展理論宣講讓理論知識在工廠、廣場、超市等場所進行有聲傳遞。”光澤縣宣傳部理論股股長盧貴鵬介紹。 來自杭川鎮杭中社區的宣講員李美芳結合當地實際,把“大道理”轉化為有煙火氣息的“小故事”,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我們社區結合各自不同的人員結構特點,以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為基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把宣講課堂拓展到群眾‘家門口’,實現宣講‘遍地開花’。”杭川鎮黨委書記陳松說道。除此之外社區還結合了暖心服務,惠民舉措,在收集居民訴求、解決居民生活困難的同時讓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地生根。 光澤縣委宣傳部通過將宣講主陣地搬到共享餐廳、市民廣場、圩場、小區等群眾自發聚集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通過“宣講+”模式,掀起了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熱潮。截至目前,光澤縣開展相關宣講累計130余場,聽課受眾覆蓋4500余人次。(范玲麗 邱雯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