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我們先在桃花林里拍照,再去樟樹林玩。”17日,在延平區水東街道南鋁社區花海公園里,社區居民林美英正和朋友們在公園綠道上欣賞景色,并拍照留念。她自豪地說:“這里改造后,種上了杜鵑、櫻花、薰衣草等各類花草,姐妹都說就像家住在公園里一樣,環境干凈又漂亮,一開門滿眼都是綠色,充滿了幸福的味道。” 過去的南鋁社區沒有如今這般“青春活力”。“南鋁社區始建于1958年,歷經數十載風雨洗禮,建筑年久失修,亟待更新改造。自2021年12月起,我們廣泛收集了居民的‘微心愿’,深入了解需求,在市、區兩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獲得3000多萬元的專項資金補助,有針對性地開展改造工作。”南鋁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黃曉妹介紹,社區以“深學廖俊波,‘三爭’作表率”實踐活動為載體,聚焦創城、環保、民生服務等重要領域,精心策劃與實施一系列有效舉措服務老舊小區改造,力爭“每年給群眾一個驚喜”。 南鋁社區的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是我省唯一入選住建部“全國綠色社區優秀案例”。它的華麗轉身,是我市眾多老舊小區改造升級的一個縮影。 據悉,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幫助指導下,延平區結合雨污分流、飛線整治、口袋公園、海綿城市等,將92個小區打包成14個片區項目進行改造,由“改小區”變成“改片區”,統籌社區各類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在實現社區建設多樣化和完整性的同時,確保改造資金的高效利用。 延平區四鶴街道楊東社區也在改造升級中迎來了“美麗蛻變”。“我們小區拆除了多棟老舊危房,廢棄的門球場改造成了口袋公園,新建了停車場,完成了立面改造。變化太大了,親朋好友都來這里參觀。”小區居民金炎感慨。 楊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林凱表示,在小區改造的過程中,社區高度重視并充分采納了社區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將其切實融入老舊小區改造實踐中。此外,社區還積極組建了網格員和志愿者隊伍,在提升小區外在的美麗的同時,提升改造后小區的內在品質與風貌。 “去年,我們幫助延平累計爭取老舊小區改造各類政策資金5333萬元,實施13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惠及1.2萬戶居民。”南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城建科科長曾延卿說,今年,將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和對美好生活向往的目標,加大力度支持延平老舊小區改造,爭取更多的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向延平傾斜,計劃實施14個片區,惠及4.23萬戶居民,進一步解決老百姓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記者 徐陸鋒 通訊員 林秀桂 衛金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