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話事”議事點,群眾討論著各自的“微心愿”。余茜爐 攝 綠樹成蔭,道路整潔,房前屋后花團錦簇,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近日,當筆者走進延平區赤門鄉苦竹洋村,映入眼簾的是一幅美麗宜居的鄉村畫卷。 “瞧瞧,我們村的環境是不是改善了許多?”家住苦竹洋村井灣3號的退休教師陳秋蓮站在自家門前,指著干凈整潔的街道,難掩內心的喜悅。自從村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以來,陳秋蓮就成了村里的環保衛士,她常說:“地面一個煙頭我都會撿起來,環境變美了,住著才舒心。” 為了激發村民參與人居環境整治的積極性,赤門鄉貫徹落實延平區委、區政府工作部署,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以苦竹洋村為試點,將苦竹洋村的7個自然村劃分為3個片區,分別設置督導隊,每個季度進行一次評比。在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開展環境整治的同時,該村還積極征集群眾的“微心愿”,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村內收集群眾微心愿 余茜爐 攝 近日,在苦竹洋村“吃茶話事”議事點,村民們圍坐在一起,討論著各自片區的“微心愿”——井灣、中洋片區作為2023年度人居環境品質提升示范村片區第一名,他們的代表正與鄉政府干部商議著最急需實現的愿望。 “我們希望能夠加裝幾盞路燈,這樣老人晚間散步就方便多了。” “還有,我們也想擴充一些娛樂設施和健身器材,現在返鄉的人越來越多,大家都需要有個地方放松一下。” “能否幫助修建一個停車場,讓村民規范停車。” …… “改善人居環境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一環,我們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未來,我們將繼續落實延平區委、區政府關于學習貫徹‘千萬工程’經驗的部署要求,按照人居環境品質提升行動方案要求,以點帶面,推動全鄉各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再上新臺階。”掛村干部認真傾聽村民們的建議,并表示將盡快推動落實這些“微心愿”,讓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赤門鄉 余茜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