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上午,經過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處處綠意盎然、古樸閑適的村落吸引眾多游客,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為環帶增色添彩,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環武夷山國家公園保護發展帶是南平市委、市政府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部署的重點項目,涉及武夷山市范圍內9個鄉鎮(街道),73個村,11萬人口。2023年,武夷山市把環帶建設工作納入主題教育總要求,新策劃環帶項目98個、總投資317億元,居南平市第1。高標準建設的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沿線布了觀景平臺、漫步道、接駁站等服務設施,豐富游覽打卡點旅游元素,圍繞環帶自然人文資源發掘出更多驚喜。 武夷山市星村鎮紅星村月亮灣 陳芳 攝 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在武夷山境內,全長108公里,途經五夫、上梅、武夷、星村、興田等5個鄉鎮(街道),18個重點村。通過風景道建設,把沿線的五夫朱子故里、下梅萬里茶道起點、燕子窠、核心主景區以及桐木紅茶發源地等串聯在一起,實現建好一條線、帶美一整片的建設目的。 去年以來,武夷山市認真落實武夷山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建設的總體要求,全力推進環帶建設,通過合理謀劃、科學統籌,打造環帶沿線最美風景道,為全市綠色高質量發展打造新引擎、增創新優勢、塑造新增長極。項目從南源嶺起,沿著輕軌沿線一直到興田鎮,結合輕軌沿線的村落及茶山和黃土裸露地塊以及氣候特點,選擇種植不同季節的花卉樹木,讓武夷山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武夷山以此為契機,為旅游做好做足準備,計劃吸引更多游客到這條最美風景道上品美食、觀美景,感受別樣武夷。 南源嶺村是1號風景道的起點,該村主動融入風景道建設,進行了停車場建設、夜景靚化、示范街區打造、綠化美化等旅游基礎配套建設,實現從景觀到文化的提升,讓游客來到南源嶺村能更好體驗“雙世遺”的魅力。 環帶項目建設為武夷山市的旅游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沿線村落也積極做好村莊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串珠成鏈,“一村一策”“一村一品”,大力整合各鄉村農文旅資源,著力打造產業聚集、人才聚合、特色凸顯、治理有效的環帶鄉村振興樣板。黃村村民翁夷鳳說:“我們村作為風景道沿線的一個村,大家自主把人居環境做好,到處都干干凈凈的,環境好、空氣好,我們的茶葉又好,所以客人都很愿意來。” 武夷山市星村鎮黃村臥佛觀景臺 陳芳 攝 陽春三月,風和日麗,武夷山市星村鎮的茶足徑上,市民和游客三三兩兩的前來打卡。茶足徑沿溪漫步道充分結合星村鎮茶旅小鎮特色優勢資源,沿九曲溪全長約12公里,集生態修復、健康運動、觀光休閑、文化體驗等功能于一體,打造成中國最美山水遠足徑。 據了解,2023年,武夷山市聚焦“環帶”重點工作,交通先行,完成南星公路、星桐公路、國道G322星村鎮井水村至黎前村等道路建設。并實施崇陽溪生態巡護綠道一期工程、規模化綠化花化彩化等生態保護修復項目,改善提升環帶沿線環境。今年計劃完成月亮灣、青龍瀑布、桃源峪等觀景平臺以及紅星接駁站建設,打造游客服務中心、換乘中心、旅游驛站,豐富游覽打卡點旅游元素。還將推出國家公園探秘之旅體驗線路、鄉村精品徒步線路。推動國家公園1號風景道正式運營,以環帶建設為引領抓好文旅經濟。 同時啟動林相美、河道美、田園美、村貌美、鄉風美、庭院美的六美鄉村建設項目,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武夷山市委文明辦 黃赤米 陳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