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莉,女,漢族,1966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現擔任浦城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 鄭莉同志是福建省高層次C類人才,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第十二屆福建省政協委員,四屆、五屆、六屆南平市人大代表。作為一名農業科技特派員,她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論述,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底線。圍繞“穩定糧食安全、特色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工作”這一主題,大力發展綠色、高質、高效農業,帶領農技人員不斷進行農業新技術的試驗、示范探索,承擔多項省、部級課題研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發展生產,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為閩北農業生產的發展做出貢獻。 2024年1月被國務院評為“2023年政府特殊津貼”;2023年12月被中共南平市委評為“廖俊波式好干部”稱號;2022年11月被中共南平市委、南平市人民政府評為“全市優秀科技特派員”稱號;2022年12月被南平市婦聯、南平市科技局評為“南平市最美巾幗科技特派員”;2021年7月被福建省科協評為“福建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2021年4月被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評為“2020年度福建省最美農業專家”稱號;2020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福建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3年4月被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評為“福建省先進工作者”稱號;2012年3月被全國婦聯評為“全國城鄉婦女崗位建功先進個人”;2007年12月被農業部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工作者”稱號。 “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就是鄭莉同志為之奮斗的目標。在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崗位上,她一干就是37年。37個春夏秋冬,她辛勤耕耘,勇于開拓,把論文寫在了田野上。她經常深入鄉村指導農民科學種田,提高種糧效益,幫助農民增產增收。為南平市發展綠色、高質、高效農業作出貢獻。 科技特派,助農結碩果 如何有效地開展農業綠色高質高效,助力鄉村振興,鄭莉大膽實踐,努力探索。她主持推廣多項糧食生產科技項目,還承擔了多項重點試驗課題,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近年來,她主持實施農業農村部“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促進水稻生產提質增效。主持實施“糧食產能區增產模式攻關與推廣“項目,提高了糧食產能。主持實施“機收再生稻示范推廣“項目,提高了水稻產量和種糧效益。主持實施“優質稻標準化生產”項目,培育“浦城大米”品牌,引導糧食生產向穩定化、優質化、規模化發展。主持推廣“雙低“油菜高產栽培”,提高了油菜單產、效益和食用油品質。油菜彩繪種植還促進鄉村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每一個農業項目的實施都要開展大量的田間試驗。為了獲取第一手資料,她常常冒著酷暑在田里觀察作物生長和查看田間病蟲發生情況,指導農民發展生產。去年夏天連續幾天的田間作業,她中暑了,有人勸說:“女同志干嘛這么拼命?”她說:“干一行,愛一行。”“為了“三農”,再苦再累也覺得心里甜。” 最美茉莉,農民貼心人 為了讓農民朋友更快掌握新技術,鄭莉還經常帶領農技人員在示范基地里指導農民科學種植,經常起早貪黑和農民一起下田,一起吃住,為農民朋友解決技術難題。 “以前種糧靠老經驗,經鄭站長手把手指導,我發現種糧道道可多了,現代化種糧效益真的提高了。”臨江鎮水西村的種糧大戶馬芳華說,“在鄭莉的指導下,我從沒有任何種糧經驗到現在能掌握水稻全程機械化栽培技術,一年能輕松承包4000多畝稻田種植水稻。”科學種田大大提高了種糧效益,讓馬芳華嘗到了甜頭。 情系“三農”,為農多建言 作為一名人大代表,鄭莉每周利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到全縣19個鄉鎮進行實地調研,筆記本寫完一本又一本,把調研走訪的情況進行分類整理,形成代表議案和建議。每年市人代會上,她都領銜或獨自提出建議,這些建議大部分得到相關部門的采納。她發現不少地方農戶還是靠一把鋤頭種田,提出《建議政府加大農戶購機補貼,延長購機貸款時間的建議》,相關部門認真辦理該建議,制定出一系列的購機優惠措施,方便了廣大農戶。“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民的致富、鄉村的振興”等問題都成為她的調研題材,走訪的現狀,村民的要求,百姓的意愿,一一進行分類整理,根據輕重緩急,形成代表議案和建議帶到每年的人大會上。 (供稿人:中共浦城縣委文明辦 林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