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語老師 ,謝謝您讓我度過一個快樂的寒假,我學習了朱子文化、年俗故事,還學會了剪窗花、做紅包,與朋友們一起下圍棋、飛行棋,真是太有趣了,希望您下次還能再來。”近日,一封短短的、特殊的感謝信從7歲的吳悠悠小朋友手中寄出,寥寥數字,但字里行間飽含著的是對大學生志愿者說不盡的感激之情。 信中提到的筱語老師是福建師范大學大二學生,每年寒暑假,謝筱語都會第一時間報名參加“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雖然才大二,但今年已經是她“返家鄉”志愿服務的第3次了…… 返鄉大學生志愿者正在為孩子們上朱子微課。孔祥倩 攝 今年寒假,寶山街道為緩解雙職工“帶娃”難題,推出了“萌童沐書香 返鄉志愿行”活動,謝筱語與同學張心悅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報名,擔任主講老師,進行了為期3周的志愿服務,通過微課堂的形式帶領孩子們學朱子、做手工、下圍棋,帶孩子們度過了一個不一樣的寒假。 而這,只是“返家鄉”大學生志愿者的一個縮影……今年1月,11名大學生志愿者通過建陽區團委 “返家鄉”社會實踐活動報名來到了寶山街道。在人行公益書吧,他們當起了領讀者,講解故事、寓教于樂,陪孩子們徜徉在兒童電影的知識海洋里;在各個社區,他們做起文明協管員,清理樓道、勸導交通,為家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添磚加瓦;在民俗活動中,他們介紹土特產制作、策劃活動,帶群眾感受家鄉年味民俗...... 一個多月以來,大學生志愿者們的腳步走遍了寶山街道,志愿服務的身影也留在了城市各處。悠悠同學寄出的不僅僅是一封小小的感謝信,是對志愿者們一份大寫的肯定,更是新時代雷鋒精神的生動寫照。(寶山街道 孔祥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