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花海公園弄得真不錯,景色優美、設施齊全,住在這兒的居民有福。”日前,延平區兩會如期而至,在會前集體視察活動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行至南鋁社區花海公園,邊參觀邊聆聽講解,紛紛對公園贊不絕口。 城市公園作為一項普惠性的公共服務設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是城市更新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在區委區政府的統籌推進下,除了南鋁社區花海公園這樣的“大手筆”,更有一個又一個口袋公園散落于城市邊邊角角如雨后春筍走入百姓的生活。 連日來,生活于延福社區三和公園和晝錦社區四賢公園附近的市民朋友欣喜地發現,這兩個家門口的口袋公園進行了極具特色的亮化提升改造。與以往一到晚上便黑乎乎的什么都瞧不真切不同的是,公園現在多了許多景觀燈,既方便了居民晚上在公園參加鍛煉等活動,又營造了一種別樣的氛圍,美觀而溫馨。 “這個小公園就在我家樓下,不用走多少路,我就能和老伴在這活動活動。但是因為之前沒有什么燈,晚上整個會有些昏暗,所以我們一般不會晚上過來這邊。”家住三和公園附近的陳阿姨說,“現在好了,這些樹上安上了這么多漂亮的燈,晚上也可以出門來這走走坐坐了,安全又方便。”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這次亮化提升改造正是街道社區結合主題教育開展,認真落實區委區政府群眾“急難愁盼”工作部署,在調查走訪、收集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實施的,使口袋公園的“小而美”得到進一步延展。 ![]() 走進名流社區,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前一片場地也有一個深受附近居民青睞的口袋公園。“住這的居民大多是老年人,喜歡聚在公園里涼亭坐坐、聊聊天,然而涼亭所處的位置非常特別,夏天陽光照射下很熱,冬天冷風吹過來又很冷。”名流社區負責人介紹。 社區在“吃茶話事”活動中得知這一居民訴求后,當即把改造涼亭放上工作日程,“此后,居民、社區工作人員在‘吃茶話事’活動和社區微信群中紛紛出謀劃策,更有不少居民愿意一起出資把公園改造地更美觀、便捷。”名流社區負責人說。不久前,在大家齊心合力下,涼亭一側安裝上擋風遮陽的木板,涼亭問題得到妥善解決,并且,社區還根據社區特色亮點打造讓涼亭披上了朱子文化“新裝”。 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實際需求為落腳點,高標準推進公園建設工作,是當前全區上下認真踐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一個生動寫照。 下一步,四鶴街道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省委提出的“三爭”行動部署和市委“五增”工作目標,緊扣區委“12335”行動和“10+6”重點工作,按照“1234”工作思路,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砥礪奮進、勇毅前行,以打造“四力街道”為目標,以“品質提升”為主線,以基層治理增效、城市更新改造、亮點特色塑造、宜居環境打造為重點,扎實做好各項工作,進一步提升功能品質、街區風貌和幸福指數,奮力打造閩江之珠門戶城市貢獻四鶴力量。(衛金平、洪志明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