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和,男,1957年8月出生,中共黨員,福建省南平市建甌市中僑江南名都小區黨支部書記。2017年9月退休后他積極發揮余光余熱,回閩北老家福建省建甌市做公益。吳碧和始終堅持把近鄰黨建與為小區居民辦實事相結合,成功調解了30多起鄰里之間、業主與物業間的矛盾,并成立了“春風志愿者服務隊”,解決了20多項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鄰居們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有困難找到他,他都會第一時間帶領志愿者上門服務。吳碧和相關事跡先后被《國防時空》《福建日報》等媒體報道。 退休不離志·退役不褪色 在吳碧和的號召下,小區里一群退伍老兵帶頭響應,邀請小區里退休老校長、退休老教師、律師及熱心公益的業主等成立了小區志愿服務隊。自2020年10月起,相繼成立了業委會、監事會。2021年3月,小區成立近鄰黨支部,吳碧和任黨支部書記,他提出打造以“環境優美、鄰里和諧、政府放心、業主舒心”一流小區的奮斗目標。 接地氣、冒熱氣的紅色宣講,弘揚革命精神、傳遞榜樣力量,有速度、有溫度的矛盾調解,讓群眾既安心又暖心……吳碧和帶領的志愿隊伍堅持以黨建為引領、以法規為依據、以德治為抓手、以善文化為支撐、以正能量凝聚人心的“五位一體”思路與舉措,形成“支部有力、黨員有為、業主有心、治理有效”的局面,先后為業主解決了二十多項急難愁盼事;成功化解了三十多起鄰里之間、業主與物業的矛盾。實現“糾紛不出小區、矛盾不交社區”。小區正氣不斷上升,鄰里關系日益和諧,業主獲得感、幸福感與日俱增。 大事小事自家事·責任在心 吳碧和發揮自身優勢,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在職黨員到結對共建社區和居住小區報到服務,把小區黨建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他邀請全國最美志愿者錢宏偉、全國“三八”紅旗手吳碧香、中共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黨代表洪燕等先進模范人物到小區作事跡報告,并聘請為榮譽業主,作為小區精神標桿;兩次自費組織黨支部、業委會成員前往尤溪縣梅仙鎮半山村,向全國最美退役軍人林上斗虛心請教鄉村治理經驗;通過多方籌集資金三萬余元建設小區文化廊、名都書苑和黨建宣傳牌等;業主家里電源跳閘、燃氣灶打不著、空調漏水……無論大事小事,只要業主有困難找到他,他都會第一時間帶領志愿者上門服務。在吳碧和的榜樣作用下,連小朋友們都自發加入維護小區環境衛生行列中。 做居民的“貼心人” 吳碧和退而不休,重新上“崗”,忙碌在社區,活躍在群眾之中。“參加志愿服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很有意義,在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幫助的同時,能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實現自我價值。”吳碧和說。他通過完善聯動機制,建立責任清單,層層抓好落實,推進小區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在小區內形成了“網格黨小組+業委會+物業+業主”的共治新模式,凝聚近鄰合力為群眾解決不少難題,用心做好小區群眾的“貼心人”。 三年多來,他與業委會成員一起,通過合法渠道理性維權,先后為小區解決了辦理產權證、裝修押金、大門門禁和摩托車道閘升級改造、公共停車場規范管理、消防通道被占用等揪心事煩心事。吳碧和以身作則,事必躬親的軍伍風格感動了身邊的業主們,好一部分業主也從當初的“觀眾”,轉變為志愿者加入小區治理中來。 近年來,建甌市中僑江南名都小區多次接受省、地、市工作組的調研并獲得好評。被南平市委組織部列為“高品質基層黨建點”、“建甌市黨史學習教育活動示范點”、“建甌市橋南文明宜居示范小區”;《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中國城市報》、《學習強國》、《福建日報》等多個平臺媒體分別報道了該小區事跡。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吳碧和表示,他將永葆軍人本色,緊扣時代發展需要,在黨建引領下,立足精兵品質,打造一流志愿服務團隊,以積極奉獻的態度發揮余光余熱,以實際行動助力社會經濟發展,讓軍人服務精神熠熠生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