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淑貞,女,漢族,1978年11月出生,中共黨員,現任南平市延平區水南街道江南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數年來,想群眾之所想,憂群眾之所憂,她的社區有3萬多人,她把“每日巡、經常訪、及時記、隨手做”作為工作信條,為轄區百姓的大事操心、小事費心。特別是防疫期間,她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每天走家串戶沖在前、做在先,為居民穩定情緒、增強信心。長期為社區的居民解決急難愁盼的事情,她社區有19個小區,引導居民自治,并積極協調小區解決物業選聘、公共場所招租、規范停車等各類事務,贏得了社區居民的擁護和愛戴,被貼心地稱為“社區大管家”。 先后被評為:2018年03月被南平市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2021年02月被南平市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南平市“新時代文明標兵”;2021年03月被福建省婦聯授予2019-2020年度福建省三八紅旗手;2023年4月被南平市總工會授予南平市五一勞動獎章;2023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檢察院、民政廳、婦女聯合會評為“全省落實‘春蕾安全員’機制成績突出個人”。 盡心盡責,為民排憂 疫情防控期間,她放棄春節假期堅守崗位,每兩個小時上報重點人員數據,2020年她的社區有16個住宅小區7800多戶約2.5萬人,成立臨時黨支部13個聯防站,分成7個片區,自己認領了人數最多的片區3000多人,每日除了安排其他片區工作外,她自己還要做好重點人員的情緒穩定,24小時電話接通、微信網通,聲音啞了好,好了啞,無時無刻不在處理各種特殊 問題。她經常廢寢忘食、超負荷工作到凌晨。2020年的一天疫情剛開始,凌晨她接到電話轄區內有一個疑似病例,她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安撫重點人員家人和小區居民,得知檢驗結果為陰性,才安下心來。她時刻守好責任區,當好群眾的“強心劑”和“定心丸”,有序有力推進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工作三年來,她的社區被延平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授予“科學精準疫情防控示范社區”。 親力親為,為民所樂 江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立以來,她以“五有五優”為工作要求,堅持“黨建引領+多元協同+志愿服務”的工作模式,建立8+N支隊伍,以宣傳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為主線,結合傳統節日、特色活動帶動志愿者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如:才藝秀表演、百家宴、包粽子、包餃子比賽等各類活動大小型上百場,她都自己親自計劃安排并參加。其中“福建省家庭教育進社區項目”和“南平市延平區水南街道江南社區近鄰服務項目”兩個“第三方服務”在南平市江南社區都是首家開展服務,項目落地以來,通過開展線上、線下的講座、宣傳上百場,受益居民1萬多人次,活動豐富了居民生活,也拉近了鄰里間的感情,營造了社區和諧氛圍。她的社區被南平市文明委授予南平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驛站示范點。 任勞任怨,為民所想 在社區工作十多年,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時刻傾聽民聲,她四處奔波協調多個部門, 解決了多處人行道“斷頭路”建設、農貿市場建設、主干道路移交、鄰里休閑亭建設等群眾關心的問題。江南路約700米,由兩個房地產開發商不同時段建設,建成后一直未移交,沿路兩端橫七豎八地停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車輛,人行道無人打掃,樹木無人管理枯死了,路燈不亮了,地下排水堵塞溢出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附近居民出行帶來了安全隱患。她了解后多次去找相關部門反映,結合機關聯社區的契機,通過“四級聯動”共同協商解決的辦法,道路修繕期間,她還時時去關注水溝修好了沒有?停車線劃好了嗎?終于,多年來無人管理的江南路道路移交了,一條干凈、整治、有序的道路建好了。她所在的社區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延平區2017年度重大項目、重點工作“百日攻堅戰”集體嘉獎。 她沒有轟轟烈烈的偉業,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用堅定的信念、質樸的情懷,用心幫助群眾辦實事解難題,讓群眾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延平區委文明辦 鄭佳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