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村民們曉得共產黨的好,就要讓他們先曉得共產黨員的好。”這是李衍瑞常常掛在嘴邊的話。作為一名老黨員,年逾古稀的李衍瑞依然退休不離崗,就像一頭“孺子牛”服務在鄉村振興的最前沿。 退休不退崗,教書匠干起“老本行” 李衍瑞曾在興田鎮中心小學任教15年,當時就經常受到縣市表彰。2011年從興田鎮人大主席崗位上退休后,他放棄了企業高薪聘請當顧問,義無反顧地到沒有報酬的鎮關工委擔任了常務副主任,一干就是數年,成為眾所周知的“老關工”。 面對鎮關工委缺少工作力量且無專項經費等困難,李衍瑞知難而上,帶領其他老同志,集中一個多月時間,逐村逐校走訪農戶,與家長和青年學生談心,廣泛征求意見建議,摸清了青少年思想狀況,明確了工作思路。在他的多方奔走,積極協調下,興田鎮關工委工作一年一變化,成為南平市、武夷山市關工委工作的排頭兵。 人老心不老,農業人組建“護河隊” 興田鎮由于城鎮發展,溪流兩岸居民增多,流域生態亟需保護。2017年,興田鎮政府設立了河長辦,熟悉興田鎮農業、水利的李衍瑞毅然挑起了民間護河工作,擔任興田鎮“民間河長”。 他組建了退休老同志護河隊,制定了《興田鎮溪流“河長制”管護公約》,并根據隊員各自的家庭住址,給每個村莊配備了2位護河隊員。隊員們每天看護河道、綠美河岸、宣傳政策,幾年來光是電魚機就處置了17臺,沿河圈舍拆除了29間,并協調相關部門處置砂石亂堆、采砂、過度捕撈等違法行為15起。 四個年頭過去,李衍瑞仍然每天堅持在興田鎮河段巡邏,清除垃圾和污染物。與此同時,護河隊伍也在不斷發展壯大,人數從2017年成立之初的14人發展到如今的38人。愈發壯大的護河隊伍,讓“生態保護、綠色發展”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 紅心不褪色,老黨員撐起“一面旗” 2017年,李衍瑞被選舉為興田鎮離退休干部黨支部書記。他常年白天不在家,“老頭一把年紀,每天不在家好好休息都干嘛去啊?”家里人都感到疑惑。“我有很多事得加緊做!”撂下這句話,他又匆忙地離開家了。 在支部會議室里,他站了三個小時,帶領4位支部班子成員,給老黨員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批示精神;在79歲體弱多病、行動不便的老黨員余洋仔家,他送學上門、收繳黨費;在西郊圓夢村,他組織重陽節活動、為婦女群眾上黨課;在康樂協會,他籌備第八屆“大王會獅健步行”…… 退休十年來,李衍瑞堅持不退崗,用自己的責任擔當和敬業奉獻詮釋了一位老黨員“一顆紅心永向黨”的政治本色,樹立了一面旗幟。(武夷山市委文明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