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旺,男,1967年12月出生,群眾,福建省建甌市迪口鎮下房村村民。他身雖殘但志仍堅,不靠“等、靠、要”過日子,用勤勞創造財富,憑智慧謀劃家庭發展,用誠實勞動、誠信經營擺脫生活的困境。他的勵志故事被福建日報、閩北日報刊登報道,為許多跟他一樣的殘障人士重拾生活信心樹立了良好榜樣,傳遞正能量。 身殘志堅,重拾生活新希望 三十年前的一場電擊事故讓陳新旺失去了左臂,原本健全的人生也隨之化為泡影。身體重度殘疾曾讓陳新旺一度失去生存的希望。“我在福州總院治了六十幾天,我覺得自己沒希望了,當時主治醫生孫主任鼓勵我說:‘隔壁房間一個才18歲的孩子雙腳都沒有了還要活,你有手有腳還有老婆,你怎么敢講不要活了?人活著總比死的好!’”在主治醫生的鼓勵和精心照料下,陳新旺的身體漸漸恢復。但左手臂截肢外加腿部電擊燒傷,肢體二級殘疾的他已不能在外務工,回到迪口老家后,在家人、鄰居的鼓勵下選擇去放羊。 誠信經營,口碑立信脫困境 養羊給陳新旺一家帶來了生活的希望。為了保證羊肉的品質,夫妻倆每天趕羊上山,新鮮的草和足夠的運動量使得羊肉品質緊實鮮嫩。“生意是要做長久的,我在最困難的時候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養羊就要實打實地拿出好品質,絕對不能弄虛作假。客人第一年購買后,第二年介紹親戚朋友來買,因為經常合作,有些客人有時還付我更高價格。”陳新旺是個笑容里帶著陽光的實誠莊稼人。誠信經營外加實打實的好品質,他養的羊越賣越好。寒來暑往,他們靠著扎扎實實的勞動,一步一個腳印擺脫生活的困境。2016年1月,陳新旺被納入低保戶,越來越多的人向他伸出援手。 立足現實,不斷學習樹榜樣 養羊是需要腿腳力氣的活兒,隨著年歲增加,陳新旺曾被電擊過的腿已經不起長途跋涉。2020年,陳新旺參加了建甌市貧困戶農村實用技術養蜂專題培訓。培訓后,他結合本地實際和自身勞動能力選擇了養蜂項目,當年養蜂12箱,收獲蜂蜜約70斤,創收5000多元。“養蜂釀蜜,有多少就賣多少,假一賠十,我跟客人都這樣說。”客人變熟人,口口相傳的良好信譽為陳新旺的“甜蜜”事業打開了銷路。2022年在建甌市殘聯的扶持下,他擴大養蜂規模,共養蜂22箱。作為鎮殘疾人聯絡人,他時常給其他村的殘障人士分享養羊、養蜂的經驗及自己擺脫困境的心路歷程,幫助他們找回生活的勇氣和希望。 現實的殘酷壓不倒奮力拼搏的人,身體的殘缺摧不垮向陽而生的意志,陳新旺沒有因為自己的身體殘疾怨天尤人,而是自強自立,敢于面對現實,樂于面對生活,勇于面對挑戰,向人們講述一段又一段曲折而又勵志的人生故事。(建甌市迪口鎮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