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是黨中央重視和加強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戰略部署,近年來,建甌市東峰鎮以爭創文明鄉鎮為切口,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志愿者之家等陣地,科學謀劃,多措并舉,深入開展移風易俗、人居環境整治、美麗庭院等創建活動,以鄉風文明“小切口”助推文明實踐走深走實走心。 抓整合,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大棋局” 東峰鎮緊扣“凝聚群眾、引導群眾、以文化人、成風化俗”目標定位,有機整合場地、人員、項目、資金、平臺等各方資源,搭建文明實踐平臺,構建文明實踐體系,建立靈活管理模式,打造屬于群眾自己的“大棋局”,以文化惠民活動溫暖人心。 整合文化資源。結合北苑貢茶文化復興,修建東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暨大眾茶館,將北苑特色文化與文明實踐活動有機融合,挖掘利用優勢資源、打造東峰特色品牌,讓鄉風文明浸潤每個角落。 建甌市東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 東峰鎮供圖 搭建服務體系。凝聚新時代文明實踐強大合力,整合全鎮25個重點站所辦及雙管單位、東峰鎮工業園區企業、農村的文化人才,不斷發展壯大鄉村文明實踐隊伍,組建各部門單位志愿服務隊、村級志愿服務隊和社會志愿服務組織廣泛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體系。 抓保障,繪好新時代文明實踐“施工圖” 東峰鎮按照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關要求,不斷探索嘗試,制定《關于東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方案》,指導各村鄉風文明建設,繪好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施工圖”。 強化領導,夯實組織保障。鎮村兩級分別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領導工作小組,將文明實踐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通過理論中心組學習、文明實踐講堂、層層召開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會議等形式,讓每一名黨員干部成為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明白人。 東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主題公園 東峰鎮供圖 統籌推進,建立高效機制。將新時代文明建設納入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范圍,使新時代文明實踐建設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建立健全群眾參與機制,聚焦群眾所需所想所盼,大力開展互動式、流動式、演出式文明實踐活動。 抓活動,奏響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合唱” 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以來,東峰鎮緊緊圍繞“學習實踐科學理論、宣傳宣講黨的政策、培育踐行主流價值、豐富活躍文化生活、持續深入移風易俗”五個方面內容,統籌謀劃,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努力提升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凝心聚力奏響全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大合唱”,不斷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走深走實。 豐富宣講形式,推進“聲”入民心。以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為依托,充分結合北苑文化資源優勢,采用理論宣講、文藝演出、演講比賽、知識競賽、北苑茗戰等文明實踐方式,宣講黨的創新理論,著力推進“有場所、有隊伍、有活動、有項目、有機制”的“五有”標準化建設,讓文明實踐做到“實用、能用、管用、好用”,切實提高各類政策的知曉率和群眾滿意度。 深化志愿服務,倡導文明新風。近年來,東峰鎮大力發展“8+N”志愿服務隊伍,全面開展“我們的節日”“系列大宣講”“三下鄉”等活動,因地制宜打造具有東峰特色的“北苑貢茶文化志愿服務隊”。據不完全統計,自2019年以來,東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開展、參加各類志愿服務活動520余次,受益群眾達13.5萬人次。 選樹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帶動。以“一約四會”為抓手,積極組織開展“文明家庭”“美麗庭院”、道德典型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樹立文明標桿典型,營造文明風尚氛圍,調動群眾參與基層治理的主動性,激發大家共同建設美麗家園的熱情。同時開展移風易俗改革行動,治陋習、樹新風,各村廣泛征求民意,制定“村規民約”,村民自愿參與、共同遵守、相互監督,讓移風易俗的新風潛移默化地浸潤著百姓。 下一步,東峰鎮將致力于構筑基層文明實踐服務圈,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持續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升級版”,將新時代文明實踐延伸到全鎮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中,讓東峰開滿文明之花。(建甌市東峰鎮 魏夢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