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童游街道營前社區......關心蔡厝巷這一帶的群眾,落實辦實事......”近日,建陽區童游街道收到一封來自營前社區蔡厝巷群眾代表曾阿姨的感謝信。 據了解,曾阿姨居住在童游街道營前社區蔡厝巷,原來的蔡厝巷電線亂牽、地面坑洼、墻面斑駁,存在許多衛生“死角”“盲區”,衛生質量堪憂。建陽區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活動,實現了蔡厝巷的人居環境“大跨越”,成為了干群搭建“連心橋”,說出“同心話”的先進案例。 童游街道/供圖 蔡厝巷內老舊房屋居多,配套設施老舊,電動車亂停亂放和私自拉線充電現象依然存在。附近居民反映,每家每戶都停滿了電動車,從家中拉起“高空飛線”為停放在樓下的電動車充電。這樣不僅影響整體的環境面貌,也存在極大安全隱患。 自接到居民反映后,為解決“飛線”充電問題,營前社區黨委充分發揮“接單”作用,將“我為群眾辦實事”落實到創城工作中。聯合電力公司與電信公司,對小巷內的飛線問題進行整治,對各巷道內私拉亂接的電線進行剪除并做規范處理。如今空中飛線變得橫平豎直、簡潔美觀、安全規范。 蔡厝巷內道路狹窄,先天條件不足,挖掘潛在資源、新增車位就如同“螺螄殼里做道場”,實屬不易。可是現在走進蔡厝巷,只見左邊停車位上,車輛有序地停放在車位內。 童游街道/供圖 原來,趁著蔡厝巷路面硬化改造的“東風”,童游街道創城交通秩序行動組針對蔡厝巷周邊“停車難”問題,通過路面硬化拓寬路面,將閑置地塊改造成停車位,既緩解了蔡厝巷“停車難”的問題,也保證了消防安全。“現在劃了停車位,大家停車方便多了,道路也美觀了,秩序也規范了,給社區和街道點贊。”談起蔡厝巷的變化,群眾紛紛夸贊道。 “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對于家住蔡厝巷的居民來說是過去出行的真實寫照。自建陽區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以來,對加快實施背街小巷路面硬化改造項目有著高度認識,著力于守護居民的“腳下安全”,為居民們提供一個安全、便捷的出行環境。自接到群眾反饋后,童游街道用好“國企+專班+街道”的機制,聯手城投集團水東新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對蔡厝巷的路面進行道路硬化。硬化過程中,工人對路面進行清理、開挖、鋪沙、水泥灌漿硬化,同時,社區工作人員協調維持所修路段的周邊秩序,保障施工正常進行。 “道路煥然一新”曾阿姨在感謝信里這么寫道,路面改造讓城市“面子”更靚了,“里子”更實了,“底子”更厚了,道路暢通暖了民心,居民幸福感持續攀升。 建陽區將持續以為民實干為“筆”、為民奮斗為“墨”,在擘畫全國文明城市的錦繡畫卷上,勾勒出人民群眾安居樂業、幸福美好的新圖景。(建陽區委文明辦 童游街道 林思敏 陳潔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