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金妹,女,1982年生,中共黨員。她是武夷山法院一名法官,樂觀開朗,勤勉務實,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公婆、夫妻和兩個可愛的兒子,一家生活其樂融融。但人生不是總一帆風順的,她在逆境中讓一個家綻放了“希望之花”。 夫妻同心,共渡難關 2017年,她二寶尚未滿一周歲時,丈夫查出腦部室管膜瘤,情況不樂觀,需立馬轉院治療。還在哺乳期的她,只能將兩個年幼的孩子留給公婆照顧,自己帶上丈夫前往北京301醫院治療。 丈夫的腦部手術整整經過了八個小時,她就在等待區祈禱了八個小時。手術后,她丈夫術后情況不好,在ICU待了20多天,她就在門口守著,每天早上等著醫生反饋情況,每天看著別人陸陸續續的推出到普通病房,她心里難過但知道不是傷心的時候。后來,丈夫在普通病房又治療恢復了兩個月,她和大姑姐兩個人輪流照顧著,丈夫插著胃管,每天都只能通過流食打入補充營養;氣管被切開,痰多容易堵塞氣管,一晚上要吸十幾次痰,護士忙碌時根本顧不過來,她就自己向護士學習吸痰,折疊椅躺身邊聽到呼吸不暢時,立馬起來幫助吸痰;丈夫不能翻身,她每天幫他翻背、擦身,間隔半小時拍背排痰,這是每天必須重復數次的動作,身形嬌小的她每次都大汗淋漓,可她知道,此時自己是丈夫的依靠,自己的堅持才能換回原本溫暖幸福的家,才能讓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 丈夫雖不能言語,但意識是清醒的,總是默默的流下眼淚,她就安慰丈夫“原來我們都各自忙于工作,沒有太多時間交流,現在你負責恢復身體,我負責向你嘮叨家事,誰都不能輕言放棄。”就這樣,她度過了無數個不眠夜。之后回到武夷山市立醫院治療兩個月,又到福州放療一個月。丈夫出院后仍無法獨立走路,她每天下班就陪著丈夫鍛煉,一步一步攙扶著練習,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她丈夫終于可以正常走路,慢慢的也能正常上班了。 孝順公婆,互相扶持 丈夫生病后,在北京治療的兩個月,遠在家中的公婆又要照顧兩個孫子,又擔心兒子的病情。她每天抽空和孩子、公婆電話、微信通話時,總是報喜不報憂,及時告訴公婆丈夫每天的進步。每次通話她也會詢問兩個孩子情況,以此轉移公婆注意力。剛上一年級的大寶很爭氣,每天回家總是先完成作業,然后再陪弟弟玩,每次的單元測試都是滿分,小寶也學會了走路,公婆每次提起孫子都是喜笑顏開。 在陪伴丈夫康復訓練的過程中,不僅丈夫有悲觀心理,公婆也暗自悲傷,看著原來健康的兒子變成連走路都東倒西歪,兩位老人家就總是茶飯不思,她看在眼里,也急在心里,但她知道什么都比不過陪伴照顧。有一次,婆婆腰扭傷了,她帶著婆婆去醫院看病,每天下班帶去診所換藥,還學著用艾灸熏和艾葉泡腳,以促進血液循環,婆婆很快就恢復了,遇到鄰居也總是夸道:“我兒媳婦就像我女兒一樣,我兒子生病她一直照顧著,我生病了也都是她在張羅著,我是閩南到武夷山的,和兒媳婦生活在一起十多年都沒有吵過一次架的。”公婆也會因為帶兩個孫子理念和兒媳婦不一致而發牢騷,她總是微笑以對,不會和公婆起沖突,和公婆在磨合中互相扶持,兩個孩子的培養她會默默地用自己的理念教育,孩子成長了,公婆也會無形中認可兒媳婦的做法。 教育孩子,逆境成長 從丈夫生病到現在已五年多,大寶從一年級到馬上要六年級,二寶也要上小學了。她以自己的做法潛移默化的在影響著孩子。她教育孩子要陽光開朗,兩個孩子并未因父親生病而悲觀,與人交往很熱情開朗。她教育孩子要有責任心,就比如她從網上購買了書柜,她會讓還在讀二年級的大寶看說明書進行組裝,她只負責力氣活,在她的培養下,大寶會看著說明書,清洗油煙機、清洗洗衣機、調試冰箱,幫助爺爺奶奶下載閩政通、預約掛號,看到地上有垃圾袋會隨手撿起,會主動幫助需要幫助的老人。她還教導孩子要講規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先完成作業,飯前必須洗手飯后自己整理碗筷,弟弟雖然更小,但自己的事要自己做,不能有“大寶必須讓著二寶”的想法,兩兄弟要互相幫助,共同成長。在她潛移默化的教育下,大寶暑期主動擔負起指導弟弟學習拼音、趣味數學、趣味英語等,幫助弟弟做好幼小銜接,弟弟也因為哥哥寫的一手好字,對哥哥充滿了崇拜,今年大寶書寫的硬筆作品《毛澤東詩詞五首》在2022年武夷山市第四屆中華經典誦寫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學校學習成績也是名列前茅,成為了弟弟學習的榜樣。 擔當作為,不改初心 她并未因家庭原因影響工作,也從未忘記加入法院隊伍的初心。她先后在執行局、民事庭、立案庭、生態庭等多崗位歷練,積累一定工作經驗。她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標對表學習先進典型,不斷加強黨性錘煉。作為支部組織委員,積極協助支部書記開展黨建品牌創建工作,被本院授予“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榮譽稱號,多次連續被評為“黨員先鋒示范崗”,四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績效二次獲一檔。她工作中踏實肯干,在執行局期間,辦結執行案件495起,無投訴、無信訪,獲當事人送錦旗。在涉生態環境審判工作領域,作為法官助理的她,協助辦案260余件,她還圍繞工作重點主動思考,積極探索打造具有武夷山特色的“生態司法+”銜接機制,起草與國家公園簽署的《關于生態司法保護“綠色家園”的行動方案》初稿,初步總結推出亮“綠燈”、布“綠網”、打“綠碼”生態司法改革機制,參與草擬的《司法是“三綠”護航武夷青綠》被省高院采用。她還擠出時間,一年來撰寫的生態保護相關的3篇論文、8篇宣傳信息,分別被國際級、省級、市級刊物采用并獲獎。其中《生態環境損害懲罰性賠償的司法適用與展望》被福建省首屆東南法治論壇評為優秀獎;《你從山中來,莫帶“蘭花草”》被新華社、學習強國等媒體采用。她的工作有目共睹,上級法院多次想借用她到上面共同完成一些重點任務。 “花開自向陽,熠熠芳華生。”她樂觀開朗,她用愛心照亮家里的每一個角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