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長妹,女,45歲,福建人,現任順昌縣建西鎮敬老院院長。自2002年建院以來,她把時間和精力都奉獻在了敬老愛老工作上。先后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養老護理三姊妹花等。 2002年到2022年間,朱長妹從未回家過年、過節,沒有在家吃過一頓團圓年飯。她想越是到過年過節,老人越需要溫馨和關照,不把老人的生活安排妥貼,總是放心不下。家里再忙只要是院里有事,二話不說,院里的事要緊。 敬老院是個特殊的家庭組合,成員都是孤老、殘疾、病幼,由于來自不同居住條件、不同生活習性等原因,院民在個人素質存在較大差異。如老弱病疾的發生,不講文明衛生的陋習,喜怒無常,愛生事的脾氣,爭強好勝的個性等。要把他們引導成講文明、講團結、講衛生、守紀律的院民是一件很頭痛的大事。如果靠簡單、粗暴、壓制的工作方法是行不通的。在院這些年來,都是采取,以心換心,耐心細致的工作方法,把老人當作自己的親人,用真情感化。一是以院為家,從不怕臟和臭,不怕苦和累。二是生活上無微關懷,老人生病她為他們端屎倒尿,換衣換褲、藥、一口飯、一口茶、有時站上大半個鐘頭,老人病重時她還自己掏錢為他們買來慰問的果品,老人病危時她為他們送終。如院民劉梅昌在病危時她一直守候到凌晨四點鐘,直到老人含笑而去。 人一老各種各樣的毛病都會冒出來,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為了讓這些老人都能過上幸福的晚年,她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做他們的孝順女兒。 院里的柯糖大娘她有心臟病,晚上害怕,睡不著,她就陪她聊天直到入睡,從家長里短到世間酸甜苦辣,無話不談。后來,老人心臟病突發,病情一天天加重,她說什么也不去住院,非要在她這里。她臨終前連自己的兒女都認不清了,而她卻能喊出她的名字,她老人家攥著她的雙手,動情地說:“朱院長,謝謝你,你就是我的女兒”。這句話觸痛她的心,當時她的眼淚刷地一聲就掉下來了。 還有一位是孤寡老人,進院時他年事已高,小便經常失禁,幾乎每天晚上都尿床。晴天她就幫他曬,雨天就幫他烘,被單天天洗,冬天和雨季就給他準備兩套棉被、床單,有時甚至得換上三套,養老院的不夠,她就拿出自己當年陪嫁時娘家做的新棉被和床單。正是因為她無微不至的照顧,幾年后,老人臨終前給她說“你的心眼真好哦,是你讓她活在世界上,得到了人間的關愛,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溫暖。” 像這樣的例子,連她自己也記不清到底有多少了。她正是把每一位孤老都當作自己的親人,既當好院長,還要當護理員,在每一位老人身上,都傾注了自己全部的心血,從而換來了老人們的信任和愛戴。 凡是到養老院來的老人年齡都較大,身體多病且無兒女照顧。她總是把這些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來對待,像兒女一樣照顧老人們的生活起居,和老人同吃住,共生活,傾注自己的真情。她時常告誡自己,不管再苦再難也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這是一個無比偉大而高尚的職業。為了滿足老年人多樣化的生活需求,她在養老院開展了多種親情化、特色化的服務。 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