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金,1984年生,光澤縣李坊鄉楊里村人,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5年如一日服侍癱瘓的婆婆。無微不至,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十里八鄉。 孝敬老人,家庭和睦 20年前,吳小金還是一個亭亭玉立的女孩,在福州打工與官道楊相識、相愛,兩人于2002年步入婚姻的殿堂。官道楊天生個子矮小,與其根本不相配,而且官道楊家里的父母均已60多歲,還經常犯病 ,家庭非常困難,但他們還是恩恩愛愛,靠自己勤勞的雙手,之后在圣農打工,日子雖過得不算富裕,但很充實快樂。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2017年婆婆因患腦瘤手術后遺癥癱瘓,幾乎不能開口說話,生活也不能自理。由于老人的其他幾個子女都不愿意照顧她,作為兒媳的吳小金就主動擔起了照顧婆婆的重擔,辭去了工作,專心在家悉心照顧婆婆。 為婆婆翻身、擦洗、按摩,定時更換衣服被單,每天和婆婆聊天,一口口地給婆婆喂飯……近5年的時間里,這些活吳小金已經習以為常。為了讓婆婆躺得舒服,吳小金會及時給婆婆更換尿墊子,還要給婆婆翻身擦洗,防止老人因為長期臥床而生褥瘡。老人在家不能出門感到煩悶,夫妻倆就為她買了輪椅,天氣好的時候,吳小金就把她推到人多的地方,讓她解悶。生病了,就背著她上村里衛生室,這樣照顧著從沒有過怨言。多年來的悉心照顧,83歲的癱瘓婆婆仍容光滿面,病情逐漸好轉。 教子有方,兒女孝順 他的丈夫官道楊因工作需要經常不在家,吳小金不僅悉心照顧婆婆,對孩子的培養也不怠慢,吳小金十分重視子女的教育,深知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始終把子女的德育放在第一位,經常與子女溝通交流,言傳身教,教育孩子要學會做人做事,要努力學習知識,掌握本領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在吳小金的影響下,她的兒子和女兒也非常的孝順懂事,深知母親的不容易。上高中的女兒周末回家都是搶著幫媽媽做家務和幫忙照顧奶奶。兒子上大學總是利用課余時間做家教,假期兼職賺學費和生活費,為家庭分擔壓力。 助人為樂,鄰里團結 吳小金針線茶飯樣樣精通,鄰里親友紅白喜事都請她幫忙,只要誰家有事說一聲她毫不猶豫前去幫忙。丈夫官道楊忠厚老實,雖沒讀過什么書,卻寫一手好書法,鄰里鄉親紅白喜事都由他寫婚聯、記禮等。鄉親們的大事小事都少不了她倆的身影。當別人請求幫忙時,吳小金自己再忙也要竭盡全力幫忙,當看到別人有困難時,即使別人沒有打招呼,她也主動伸出手拉一把。 鄰居都羨慕官家有一個像女兒一樣好的兒媳婦,吳小金的事跡不但在楊里村在周圍村莊也傳為佳話,沒有誰不夸她的。都說“有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5年如一日,吳小金用真心、真情、真愛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家庭,她不僅是好兒媳,還是個好妻子、好母親。用擔當和愛心譜寫著人生的樂章。李坊鄉婦聯2022年評選吳小金家庭為市“最美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