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昌縣“非遺”畬藥傳承人雷晨華(左二)帶來了傳統畬藥南丹參、草石蠶、吉祥草等,和孩子們一起種下新的畬藥品種。 雷繆松校長給孩子們講解百草知識 每到星期一下午上完課,在順昌縣大干中心小學“百草園”里都可以看到大批的學生和家長熱火朝天地開畦挖地。“我兒子在家沒有下過地,沒有體驗過勞動的辛苦,今天得知學校組織孩子到中草藥園勞動,我也扛著鋤頭過來了,給孩子們做個示范,讓他們熱愛勞動。”六(2)班陳宇洋的家長袁小娣開心地說。 “絞股藍屬草質攀援植物,喜陰溫和的氣候,具有消炎解毒、止咳祛痰的功效,與靈芝搭配煮水泡茶,可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癥。”四年級(1)班“中醫藥講解員”羅澤熙在“百草園”中向同學們介紹道。 大干中心小學被福建省衛健委、教育廳確定為首批全省中醫藥文化教育試點學校。該校以此為契機,更加珍視學生中醫藥文化傳承和教育。安排教師到福州等地參加中醫藥健康文化科普教育師資能力提升培訓,鼓勵科學、綜合實踐科老師潛心研究中醫藥文化,邀請縣中醫院老中醫、民間采藥人到學校開講座、上課。福建省中醫藥科學院還專程給該校4-6年級學生送來了《中醫藥文化教育》教材,讓孩子們能從專業課本中汲取中醫藥知識。福建省小學綜合實踐活動楊邦清名師工作室主動上門對接,為學校中醫藥文化教育建言獻策,團隊教師還給師生們帶來了示范課。 “我們除了讓學生從理論上學習中醫藥文化知識,還側重于培養興趣人才,組建中醫藥興趣社團,利用課后服務時間,把愛好中醫藥的學生培養為‘中醫藥講解員、宣傳員’,讓他們在‘百草園’里給學生講解中草藥知識。”大干中心小學校長雷繆松說到,“同時,學校把每周一下午第三節定為勞動實踐課,全校師生及家長志愿者到‘百草園’進行勞動,給中草藥除草、施肥,并結合時令種植草藥,讓學生在勞動中愛上中草藥。” 如今,大干中心小學“百草園”已初結碩果,老師和學生親手種植的“絞股藍”“甜茶”喜獲豐收,經采摘、洗凈、曬干后,學生便可品嘗到自己勞動收獲的中醫藥成果。(徐華山 高立平 文/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