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但是光澤縣鸞鳳鄉(xiāng)大陂村的周正榮對患病的妻子,卻是愛護有加,不離不棄,令人敬佩。 2011年10月的一天,周正榮的妻子張寶香像往常一樣將家中手工制作的農(nóng)產(chǎn)品帶到集市上去售賣,突然感到異常的累,便提前結(jié)束了售賣,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到家后,眼前一黑,就暈了過去,房間里的周正榮聽到聲音,趕緊將妻子送到醫(yī)院,在醫(yī)生的診治下,得知是突發(fā)腦血栓,在醫(yī)生的全力搶救及24小時的重癥觀察后,張寶香的命是救了下來,但人卻成了植物人,沉睡不起。就這樣,周正榮把為妻子求醫(yī)及照顧她當成了自己的全部工作。 經(jīng)過多家醫(yī)院的診治,張寶香的病情并無起色,醫(yī)生告訴周正榮,這個病一時半會好不了,需要長期細心的照顧。周正榮便幫妻子辦理了出院手續(xù),帶她回家修養(yǎng)。回到家后,兒子、女兒為了維持生活必須外出工作,而照顧癱瘓在床的張寶香的重擔就落到了周正榮的肩上。 剛出院的張寶香毫無知覺,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周正榮幫忙才能完成。就這樣時間一天天的過去,張寶香在周正榮的照養(yǎng)下病情得以穩(wěn)定,但自理能力一直沒有恢復。對家務(wù)一竅不通的周正榮開始了對妻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周正榮表示,一開始,因為沒有照顧人的經(jīng)驗,不僅沒有將妻子照顧好,還把家里弄的烏煙瘴氣,但是這些都沒有讓他放棄對妻子的照顧,反而成為他照顧好妻子的動力。因為妻子喝藥、吃飯、大小便、洗澡、起身等樣樣都離不開人,一沒有人在,有時大小便就會弄到身上,于是他就將每次大小便的時間記了下來,還對妻子的飲食做了計劃。比如,讓她少吃稀飯、米湯類的食物,為了保證營養(yǎng)的攝入,每天周正榮都會燉好排骨、鴨子或大骨湯拌著飯喂妻子吃,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大小便的次數(shù),營養(yǎng)的攝入量也能跟上。就這樣,周正榮通過不斷學習及經(jīng)驗的積累,將妻子的生活作息安排的井井有條。 當大家問他是什么樣的力量支撐他這么多年對妻子悉心的照顧時,周正榮一臉幸福的說道:“年輕時,妻子為家庭、為孩子嘔心瀝血,是她的付出成就了我有兒有女的幸福家庭,如今她生病了,盡心的照顧她不能說是多有心,只能說是在盡一個丈夫的職責?!?/span> 從張寶香生病到現(xiàn)在已整整十年,在這十年里,是周正榮十年如一日不離不棄愛的堅守,是他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勞,是他用額頭的皺紋、頭頂?shù)陌装l(fā)才換來妻子的健康。面對辛苦,他從不抱怨,而是坦然、淡定地接受。每天為妻子做飯煎藥、端屎端尿、洗澡換衣。周正榮十年不離不棄照顧妻子的事跡,感動身邊的每一個人。每當提起周正榮,大家都滿口稱贊:“妻子癱瘓十年,他不離不棄,全心全意地照顧,真是難得的好丈夫啊!” 周正榮對妻子的愛,詮釋了婚姻的真諦:結(jié)婚,不僅僅是搭伙過日子而已,更是在苦難面前互相堅守,相濡以沫。 說到將來的愿望時,周正榮說:“如果妻子的病能好起來那是最好的,實在不行我也會陪她到老,我永遠都不會放棄她?!?/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