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朱熹家訓》 劉樂榮 攝 “見老者,敬之;見幼者,愛之。有德者,年雖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雖高于我,我必遠之……”12月14日上午7時30分開始,建甌二中校內紫薇園朱子像前,高二年段3班、4班學生在這里集體誦讀《朱熹家訓》。 “《朱熹家訓》釋義第一段意思是,作為國君,最重要的是懷有仁慈的心。作為臣子,最重要的則是忠誠。為人父,最重要的是慈愛;為人子,最要緊的則是孝道……”當天下午,建甌二中黨支部書記詹作建帶領12名志愿者到建甌竹海學校開展《朱熹家訓》宣傳志愿服務,并進行文明校園創建做法經驗交流。這是建甌二中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優秀傳統家訓進校園的幾個生動鏡頭。 《朱熹家訓》是中國歷史名人朱熹所作。“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世人尊稱其為“朱子”。 朱熹一生與建甌結下了不解之緣。朱熹童年、少年居于建甌,青年考學于建甌,其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教育和基礎教育在建甌完成。他壯年之時講學活動常寓居于建甌。他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建甌人。 建甌二中志愿者在建甌竹海學校開展誦讀《朱熹家訓》現場 劉樂榮 攝 建甌二中重視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創新載體,將與建甌歷史文化密切相關的朱熹文化融入學校德育中,在校園豎朱熹塑像、鑲嵌傳統文化宣傳版面,列入德育課、晨讀內容,舉辦朱子家訓學習心得征文、演講賽等。“宣傳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落細落小,我們對《朱熹家訓》傳承,從學校層面到年段、班級德育活動均有融入,并運用新媒介大力宣傳。組織引導學習《朱熹家訓》不僅對學生,我們也對黨員、教師作出要求。朱熹在建甌生活過,目前還有遺址,對身邊的歷史名人相對學得更親切。我們還走出去,帶領師生到朱熹文化古跡建甌五經博士府參觀,并開展校際學習交流,擴大《朱熹家訓》學習朋友圈。”該校黨支部副書記、校長許友達介紹。 高二(4)班學生梁煒紅說:“通過學習《朱熹家訓》,讓我更加懂得要尊敬老師、尊敬家長,禮貌待人,勤奮學習,也讓我更愛家鄉建甌。” “近年來,我們學校宣傳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氛圍非常濃厚,切入點精準,鄉土文化、校訓等有效融合。從我擔任班主任、年段長體會,精神文明著實是軟實力,對勵志鼓勁等教育效果很好,所以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初一年段段長彭碧金體會說。 “我認為誦讀《朱熹家訓》很有創意,對孩子們提高道德修養提高自身素質都很有幫助。我相信誦讀《朱熹家訓》這項活動一定能成為我們學校的德育品牌。”初二(2)班班主任林思認為。(范小輝 詹作建 劉樂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