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軍功章里更多的是你的付出。”她說:“我會照顧好我們的小家,你就放心吧。” 陳瑤,女,1986年7月生,延平區紀委監委組織和宣傳部科員。曾多次參加演講比賽,獲得優異成績。她是一名普通的軍嫂,和軍人結合,就意味著聚少離多。陳瑤默默承擔著家庭重擔,經營著一個軍人家庭的和諧幸福,讓愛人在軍營建功立業,讓年邁的父母安心養老,讓可愛的女兒們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在成為軍嫂的那天起,陳瑤就明白,作為一名軍人的妻子,需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辛勞與情感。在支持和鼓勵愛人奔赴部隊工作的同時,她也常常為自己加油鼓勁,和愛人一道齊頭并進。2018年9月,陳瑤成為了一名紀檢監察戰線上的“新兵”,“翻篇歸零,點亮初心”,她一面調整從檢察院法警向紀檢監察干部這一工作角色的轉變,另一方面,因接手的工作是從未接觸過的新聞報告工作,努力加強自身學習成為每天的必修課。每晚將兩個孩子安頓好后,她便坐在餐廳桌子旁學習新聞寫作知識,寫中學,寫中悟,所寫稿件先后在《中國紀檢監察報》《閩北日報》等刊物發表。在和愛人分享稿件被刊登的喜悅的同時,也和他一起約定:攜手共進,美好生活,我們一起努力! 軍嫂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稱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2019年8月,陳瑤的父親突發疾病,被診斷出腦部中樞神經淋巴瘤,原本安逸幸福的小家庭,突然蒙上一片陰霾。面對父親的驟然倒下,母親的無助,愛人因工作緣故無法長期在家,陳瑤一人頂著巨大的壓力,既要照顧老人,又要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還要兼顧工作,時常是醫院、單位、家庭連軸轉。多少次流淚、多少次無助,多少次決定,她都默默的承擔著,即使碰見再困難的事也沒有退縮,盡管電話這頭的她早已淚流滿面,也沒有讓愛人因為家里的事而分心工作。一句“家里有我,你放心。”,不僅是給愛人的定心丸,也是作為妻子對家庭的承諾和默默的堅守。 “累并快樂著”,性格開朗的陳瑤時常這樣評價自己的生活。自從父親病重后,照顧病人的重擔就落在母親和她的身上,為了讓母親不要太辛苦,為了讓父親能夠更好地接受治療,她的手機鬧鈴設了不下十個,“餐前吃藥”“餐前打胰島素”“餐后兩小時測血糖”“運動康復”,雖然不能時時在父親身邊照顧他,但是陳瑤總能把握住每個時段的流程,母親也不至太過繁忙。“小時候,是父母在呵護我,現在他們老了,我可以成為家中的大樹,讓他們依靠著我”談起父母,陳瑤的雙眼總是飽含著淚水,但卻從她的眼神中感覺到一股堅韌。 都說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中的孩子漸漸長大,她們能感受到陳瑤對父母,對家庭的付出,也早早知道要尊敬長輩、愛家的幸福感,正在上一年級的大女兒,是陳瑤的小幫手,既能自己自主學習,還能幫助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一周多的小女兒,已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小小年紀總會在家人進門前,將拖鞋擺放好。 是的,目前雖有艱辛,但生活就應該是珍惜眼前的一切,微笑面對每一段過往,向著美好繼續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