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源于心,愛生于情。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家庭美滿幸福、社會發展進步的基石。在華光社區,就有這么一個孝老愛親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邱霖強,今年58歲,是一名下崗工人。他不僅無私奉獻、樂于助人,更是一位恩愛親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樣。他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什么是孝老愛親。 邱霖強的母親今年已經是90多歲的高齡老人了。說到高齡,邱霖強的母親——李欽老人,臉上寫滿了幸福和感激,邱霖強下崗以后,為了更方便照顧老母親,自謀職業,選擇在樓下開了一個小賣鋪,平時在家里,邱霖強除了扛下買菜、洗衣、做飯等等家務活,他還經常陪老人散散步、逛逛街,或是陪老人看電視、串門兒、聊天兒。老人年紀大了,經常有不舒服或有個頭疼腦熱的,這個時候,他總會及時領著老人上醫院看醫生,掛號、取藥……忙個不停。 邱霖強母親2012年時在人民醫院做乳腺癌手術,當時已經85歲了,邱霖強為了能讓老人術后更好地恢復,他與家人寸步不離、通宵達旦地守護在母親的病床前,煎藥喂藥、洗臉洗腳、擦洗身子,一把屎一把尿、無微不至的照料著老人。這幾年老人年紀大了,生活漸漸無法自理,他總是徹夜守候在老人身邊,沒有一點兒嫌棄,從不說半句怨言。盡管母親常常做一些讓邱霖強夫婦哭笑不得、讓常人難以想象的尷尬事情……但他每天還是不厭其煩、耐心地幫母親擦洗、按摩、翻身,誰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周圍的人都說他是母親病床前最孝順的兒子呢! 邱霖強常對人們說:“父母生我們,養大我們,不容易啊,他們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啊。古人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現在他們老了,我們做子女的要拿一百倍的孝敬來報答父母才對呀!”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孩子對長輩也都十分的孝順。正是因為有了子孫們的孝敬,家里的老人才愈發福壽延年,一家人其樂融融,特別的惹人羨慕。 疫情發生期間,作為解放路13號的樓棟長,他主動來社區提出要做樓棟卡口的志愿者,風雨無阻,為進出的居民登記和測量體溫,勸返外地來延人員。他說自己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下崗工人,但是疫情期間,守護好自己的家門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雖然沒有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但他情真意切、孝老愛親的點點滴滴卻真真切切的打動著我們。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像邱霖強那樣,堅守對母親對家人的責任和義務,懂得感恩,懂得報答,學會用真心待人,以摯情愛人,并且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傳承孝老愛親的美德,讓孝老愛親的明燈,能照亮更多的家庭,溫暖更多的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