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必成 文明風12月13日訊(通訊員鄭雨萱)昨日9時,一場莊嚴而樸素的遺體捐贈追思儀式在福建醫科大學舉行。 在親人和朋友依依不舍的送別中,42歲的南平市第一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邱必成的遺體被正式交接給福建醫科大學。這名生前對自己工作崗位傾注無限熱情、作出眾多開創性突破的閩北優秀青年骨干醫師,在生命的最后時刻,選擇捐獻遺體和眼角膜,將最后一份“禮物”獻給他畢生熱愛的醫學事業。 救死扶傷,他從無怨言 11日上午,南平市第一醫院骨科科室依舊忙碌。骨脊柱關節區主任王林鋒在病房中穿梭,始終不愿走進值班室。“以前做完手術,我和必成常在值班室談心。現在他走了,我有時很恍惚,和他共事的畫面歷歷在目。”說起過往,王林鋒紅了眼眶。一直以來,他和邱必成是骨科“雙劍客”,邱必成長他幾歲,兩人亦師亦友,惺惺相惜。 2002年,邱必成大學畢業后來到南平市第一醫院任職。十幾年來,他在工作中始終孜孜不倦。“他是真心熱愛這份工作,為了治病救人,再累再苦他也從無怨言。”邱必成的徒弟、南平市第一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黃杰鑫說。 2012年,邱必成主動申請援疆。新疆環境艱苦,可他向來只是輕描淡寫。“他常常和我們講述新疆的風土人情,回憶援疆時的趣事,很少會講自己遇到的困難。”黃杰鑫說。在援疆期間,邱必成被昌吉回族自治州衛生局評為昌吉州優秀衛生援疆技術干部,被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評為第七批優秀援疆干部人才,還被自治區黨委、政府評為第七批援疆先進個人,記二等功。 黃杰鑫說,樂觀堅強、樂于助人是師傅邱必成一貫的風格。在醫院,急診搶救病人是醫生的家常便飯,邱必成長年坐鎮一線指導手術,時常無法著家。2017年,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一名14歲的女童大腿血管大動脈斷裂造成大出血,情況十分緊急。“當時送到醫院,這個孩子情況已經很危急了。為了盡快搶救,邱哥通過醫院開啟‘綠色通道’,10分鐘之內把孩子送進手術室,隨后組織科室共同會診治療。”黃杰鑫說,邱必成憑借當機立斷的決定和沉著冷靜的術中處置,挽回眾多生命。 學科引領,他勤勉不倦 相對于沿海發達地區,閩北山區信息閉塞,醫療資源不足。為了盡好救死扶傷的職責,邱必成不斷研習醫術,積極對外溝通交流,努力將骨科前沿技術帶回醫院。 五年前,閩北乃至省內很多醫院,骨關節手術大多采用膝關節鏡。2015年,邱必成在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進修學習后,將肩關節鏡手術技術帶回醫院,并在踝、髖、肘關節鏡等方面,做了許多開創性工作。除此之外,他還將大醫院的手術理念和規范化流程帶回科室。經過不懈努力,邱必成及其團隊填補了閩北骨科領域數項空白,推動了南平市第一醫院運動醫學迅速發展,他也因此成為閩北運動醫學學科帶頭人。 將閩北運動醫學發揚光大,一直是邱必成的愿望。“他總是放心不下,想盡快把技術教給黃杰鑫,讓他能夠把學科傳承下去。他還時常叫我們多帶帶杰鑫,幫他迅速成長。”王林鋒說,每當其他醫院的醫生前來觀摩學習,邱必成也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邱必成還兼任醫院質管科科長。他總是很忙,不是在醫院上班,就是在外參會、授課。今年5月,邱必成多次便血,身體極度不適,便邀約同事共同做胃腸鏡檢查。 今年5月29日,邱必成組織召開了他生前唯一一次南平運動醫學沙龍。“這是他想了很久、籌劃了很久的活動。”王林鋒說,這一天,邱必成格外忙碌。當天上午,他通過視頻連線,與泰國曼谷等多地同行進行學術研討,下午又邀請南平各縣(市、區)的相關學科專家共同分享先進技術經驗、交流心得體會。會后,他又乘坐夜晚航班赴成都開會。“幾天后,邱哥的母親由于摔倒導致肋骨多發骨折,有一根肋骨直插肺部。在成都開會的他得知消息后,第二天又立馬趕回為母親手術。”黃杰鑫說,工作之余,邱必成總覺得虧欠了家庭,他常常和同事們說“家人是最重要的”。而忙于工作的他,卻忽略了自己的身體不適,約好的檢查一拖再拖。 遺體捐獻,他了卻夙愿 今年7月25日晚,邱必成肋間劇痛,感覺不能再拖下去了。他請同事為自己做CT檢查,報告結果診斷為直腸癌晚期多發性肝臟轉移。得知結果后,當晚他給同事、朋友發去信息:“兄弟,你將來要好好干,我怕是不行了。” “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一開始我們都以為他在開玩笑。”黃杰鑫說,直到第二天在醫院腫瘤內科親眼看到血象報告和檢驗結果,他不敢再欺騙自己,那一刻他淚如雨下,“這個病如果發現得早及時治療,他不會這么快走的”。 在王林鋒的辦公桌上,擺著一張骨科科室大合照。“必成總是和他愛人說,他發自內心地熱愛這份工作,能夠通過手術治病救人讓他感到很快樂。今年10月份,我們想到科室還沒有一張集體照,大家便拍了這張合影。”王林鋒說,現在,這張象征“團圓”的科室照片成為絕版,也成為全科室對邱必成共同的紀念。 今年8月7日開始化療后,邱必成依舊心系醫院。在福州、上海治療期間,他不顧身體不適,留意大城市醫院的信息化建設,電子病歷、管理流程優化以及實名制看病等,希望能將這些好做法引進閩北。每次從福州化療回家后,邱必成總是三天兩頭往醫院跑。他說:“一個人待在家里也是無聊,你們哪天值班,我就過來看看。”每當身體有所好轉,他便回到科室,幫忙做手術。 11月,邱必成最后一次上手術臺為病人做手術。“邱哥說這位病人是兩個月前就預約好的,不能讓他等下去。”黃杰鑫說,相較前幾次手術,這次邱必成似乎精神好了些,手術過后盡管身體忍受著巨大的痛苦,他依舊寬慰同事們,說他很好。 化療后,邱必成對妻子林娟提出捐獻遺體的想法。 “他總是勸我說,自己上醫科大學時‘大體老師’太少了,他要讓學弟學妹們多一些機會練習。他太熱愛醫學了,既然此生無法再執手術刀,不如留下遺體,為醫學事業盡最后一分力。雖然癌細胞將他的半個身體盡數蠶食,但他說他還有眼角膜,要捐給更多需要幫助的病人。他還說,如果我不答應他捐獻遺體,他會很不開心。”林娟泣不成聲,在邱必成不懈堅持之下,她終于忍痛同意。12月3日,已十分虛弱的邱必成在病床上鄭重簽下了捐獻遺體志愿書。 2019年12月8日17時59分,邱必成不幸離世。9日8時30分,他的眼角膜被取下,未來將為6位失明人士帶去光明。10日上午告別儀式后,他的遺體離開南平,回到自己醫學生涯的起點福建醫科大學,以“大體老師”的身份幫助師弟師妹們。 “此生為醫而無悔。”邱必成用自己的一生和“一身”,實現了自己從醫第一天便立下的誓言。(福建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