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三妹,1969年出生的她,今年已經47歲了。是南山鎮村尾村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和丈夫結婚已經是第26個年頭了,牽手相伴的這26個春夏秋冬,黃三妹和丈夫相濡以沫、風雨同舟,一同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夫妻倆很少因生活瑣事紅過臉、吵過嘴,他們用自己的真誠、善良和孝心換來了家庭的美滿、幸福。 在村尾村第十四牧場上班的她,平時的工作已經十分繁重,但是卻能將繁忙的的工作和瑣碎的家務工作處理的井井有條,在工廠里,她是同事眼中的工作能手,能認真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樂于幫助同事,受到同事的好評;在家里是婆婆心中的好兒媳,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是女兒心中的好媽媽,能很好的處理好鄰里之間的關系。勤勞肯干,勤儉持家,為人熱情,樂于助人。 黃三妹家中有一位“特殊”的婆婆,2005年年初,65歲的婆婆因突發腦梗,昏迷不醒,還患有嚴重膽結石,先后五次住院,做了四次手術,總算保住了性命。但是恢復的過程卻是漫長而艱難的,14年來,黃三妹無微不至的照顧年邁多病的婆婆,每到放假的日子,她總會買些新鮮的雞蛋、肉、蔬菜,還有婆婆愛吃的零食,做婆婆愛吃的菜。平時她給自己買身像樣的衣服都舍不得多花錢,可給婆婆買東西卻從不吝嗇。在日常生活中黃三妹每天給婆婆喂飯喂藥、端屎倒尿,時常給婆婆擦洗身子,開始老人很難為情,黃三妹就寬慰說:“您不總說,我比您親閨女還親,這有啥不好意思哩。75歲的公公年事已高腿腳不便長期臥床,又因身體狀態不佳長期吃藥,黃三妹沒有一句怨言,下班回來,無論工作多累,總會先給老人翻身、擦身,及時給老人家更換衣褲、床單。有空就給老人家按摩,陪老人家聊天,十幾年如一日。在公公婆婆眼里,黃三妹就如同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說起這個兒媳婦,二老的眼里總能泛起幸福的淚光。 黃三妹并沒讀過什么書,但卻用平日里自己的一言一行教育著自己的兩個女兒,大女兒已經出嫁了,也成人妻,為人母,勤勞、孝順、責任心強、寬容,這都是從小從母親黃三妹身上學習到的。很多時候,教育子女并不是需要太多的語言,需要的是身體力行。現在黃三妹的大女兒也生了兩個女兒,她也在用從母親那里學習到的教導自己的孩子。這就是中國婦女身上典型的孝老愛親的延續。 黃三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孝老愛親的深刻內涵,曾榮獲2017年南平市最美家庭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