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鍋飯”吃得鍋底朝天,搞承包,生病的職工沒人要,她說:“到我這來吧,保你不吃虧。”企業(yè)改制買斷,姐妹們像突然斷奶的孩子般哭成一團時,她說:“跟我干吧,有我吃的,保你們不餓。”做零售的自古以來“客人門前過,不收回頭貨”,她的商店卻把“你沒錯,都是我沒做好”作為鎮(zhèn)店之寶。 這位30年守諾如命的人,就是光澤縣東方刺繡生活用品商店經(jīng)理龔伙秀。 上世紀80年代后期,個體、私營等民營經(jīng)濟剛興起,龔伙秀所在的縣飲服公司“婦女兒童商店”工資發(fā)不出,十幾個姐妹面臨失業(yè)。見大伙哭哭啼啼的,龔伙秀站出來承包下了“婦女兒童商店”的兩個店,把原來二十多個姐妹都留下。為了履行承包合同,龔伙秀每月按時按量交承包利潤和稅收,按時給姐妹們和不上班的患病職工發(fā)工資,自己卻有剩就領點,沒剩就白干也一聲不吭。 去年5月底,司前鄉(xiāng)岱坪村一葉姓顧客天沒亮就坐70公里的班車趕到龔伙秀店上,不好意思地說:“怪自己貪便宜買了地攤的床上用品,未過門的妻子不要,指定要買你這里的。”龔伙秀聽后幫他精心挑選了床上的七件套,還問了他岱坪到城里往返要多少錢車票。葉姓顧客付錢時,龔伙秀少收了32元,對方說:“你這里沒比地攤貴多少,還打折嗎?”龔伙秀說:“不是打折,是給你的往返車費。” “名聲,就是無形資產(chǎn)”,光澤“東方刺繡生活用品商店”從前身的“婦女兒童商店”龔伙秀當家起,“7至20天內(nèi)、沒下水包退包換”和“你沒錯,是我沒做好”就成為店規(guī)直至現(xiàn)在。龔伙秀說:“做生意,開門就遇見各色人,賣東西就是靠信譽和名聲。” “一滴唾沫一顆釘,一句承諾卅載情”。龔伙秀用自己的真心向公司、向姐妹、向顧客兌現(xiàn)自己的諾言,這些年來,她先后榮獲省市縣“再就業(yè)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等榮譽稱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