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專業社工,我愿做社區天使。”這是“助人為樂”道德模范胡燕芬的微信簽名。來到浦城縣河濱街道這位“社區天使”聊起了她近二十年的社工經歷。 “我是一個平凡熱情的人。能幫助別人,我自己也覺得很快樂,很有意義。”胡燕芬說,從1997年開始到愛民社區工作,從事社區工作近二十年,心中有種特殊的社工情懷,對她而言,做社工,不僅僅是簡簡單單的做義工,而是運用專業的理論知識和手段,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讓人成長、快樂起來。一步步走出困境。2011年,胡燕芬憑借自己的努力,通過了中級社會工作師的考試。今年,她又自學參加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考試。 “她經常來和老人家聊聊天,還會和她的朋友一起帶面粉來給老人們包水餃,做花卷。老人們都很喜歡她。”夕陽紅養老院院長張紅英說。今年78歲的呂子國在這家養老院居住,過去,他因為身體不適到城區看病,并居住在胡燕芬所管鎮的愛民社區,后來,他患上了中風,膝下無兒無女無人照顧。得知這個情況后,胡燕芬和她的好友還常常去照顧他,這一照顧,就是8年。 今年76歲的胡克樣是胡燕芬結對幫扶了十幾年的“三無老人”,這兩年來,老人的身體每況愈下常常住院,老人每次住院,負責辦理手續,照料病人的,都是胡燕芬。“去年過年, 他告訴我說特別想要一件軍大衣。”胡燕芬說,為了滿足老人的心愿,借著今年重陽節組織了水南法院的四名法官一起去看望他,并給胡克樣老人送去了心心念念的軍大衣。“他平時不善言辭,那天,他感動得眼眶里盈滿了淚水,不停地說‘多謝多謝’。“胡燕芬說,看著老人達成心愿時開心的樣子,她也覺得特別溫暖。 照顧孤寡老人、為殘疾兒織圍脖、到敬老院獻愛心、加入公益組織做公益,胡燕芬助人為樂的精神不僅快樂了自己,更影響了身邊的人。去年南平市殘奧會在浦城舉辦,她的愛人主動拉上合作伙伴到特殊學校為孩子們做后勤服務;孩子過年回家,會陪著她一起去養老院看望慰問老人;微信里一招呼準備去哪兒做公益,朋友們紛紛主動要求加入……“2018年,我希望能建立起一個公益團體,用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去幫扶、救助失獨老人,幫助他們慢慢撫平心理的創傷。”胡燕芬說,只要身體狀況允許,她會一直堅持做社工,引導更多的人傳遞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