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創建文明城市讓群眾得實惠
2025-05-26 17:24:25? ? 來源:南平文明之光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武夷山市 孫開彥 攝 近年來,武夷山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持續提升城鄉品質和城市文明素質,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努力解決群眾身邊急難愁盼問題,有力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 精細化提升改造,問需于民 “超市門口的這條路之前坑坑洼洼的,下雨天容易積水,一個不小心褲腿就濺得都是泥。”居民劉先生說。武夷山市新豐街道五里庵社區學府一路支路,改造前,路面破損坑洼不平,天晴灰塵滿天飛,下雨積水路難行。如今的學府一路花木綠植、路燈明亮、透水磚鋪設的漫步道平整干凈,讓居民們感嘆如同換了一條新路。武夷山市堅持創建為民理念,大力實施背街小巷提升改造工程,近年來打通斷頭路4條,提升改造背街小巷共3萬多平方米。通過提升街巷顏值、打造街巷特色、建立長效機制,既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又留住了城市的煙火氣和人情味。 五里庵社區學府一路整改前后對比圖 武夷山市委文明辦供圖 “我也不想違章停車,但這停車位也太少了!”市民李先生說。崇安街道石雄社區農械廠宿舍通道公共區域原來長期被違章搭建占用,巷道內的亂停車現象屢禁不止。改造后,原有違章建筑全部拆除,現已建成規范有序的公共停車坪,得到了群眾的一致肯定和好評。近年來,武夷山市共增設停車場25個,新增2870個停車位,打造更加便捷、暢通的出行環境。 老舊小區改造更是“民聲定方向”。在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成為重點——這不僅源于數據統計,更因老年群體頻繁提及“上下樓心驚膽戰”。考慮到老舊小區中老年人較多,重點對坡道、樓梯、扶手等進行改造,保障老年人出行安全。改造后,坡道防滑處理、扶手加固等細節讓老人“安心”。 近年來,武夷山市新增城鎮就業4216人,建成23所長者食堂,發放困難群眾救助資金2.1億元,改造老舊小區184個,惠及住戶22087戶;自2023年起,武夷山市又實施城市免費公交政策,使得市民、游客交通出行更加舒心順心……武夷山市正以實際行動,努力讓轄區內群眾實現勞有所得、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入戶調查詢意見,問計于民 “我上班時間比較早,6點就要出門了。冬天的6點天還沒大亮,路燈就關了,看不大清路,出行很不方便。”市民王先生通過12345平臺反映問題。武夷山市委書記楊青建看到這條市民訴求后馬上了解情況,要求延長路燈亮燈時間,由每天清晨6時延長至6時30分,市民紛紛為此舉點贊。 網格員入戶調查,開展“三訪三問”活動 武夷山市委文明辦供圖 “您陽臺上堆放著大量易燃可燃物品,一旦被引燃,火勢會迅速蔓延,請您及時清理雜物。”網格員吳婷成了花橋社區居民的“貼心人”,敲開群眾家門,大家都愛看到這張“熟面孔”。武夷山市通過開展下訪問難“解民憂”、夜訪問需“聚民心”、專訪問計“集民智”創建文明城市“三訪三問”活動,收集整理群眾對文明城市創建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聽取改進工作的意見建議,建立清單,限時辦理。 自活動開展以來,已走訪社區居民46444戶,走訪村民26586戶,收集反饋問題共計1955條,已處置問題1955條,完成率100%,真正把工作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家門口。 城鄉共建促發展,問效于民 與多數老舊小區一樣,溫馨家園小區一度也曾備受管網排水不暢、環境臟亂等問題困擾。改造后小區發生巨大變化,居民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去年親戚來串門時,還以為走錯了地方。”居民劉潔對此感觸頗深:過去坑坑洼洼的路面變得平整,墻面刷成了統一的顏色,犄角旮旯都變干凈了。 深秋時節,星村鎮黃村村民周國治正將自家庭院改造成共享茶空間,談及“創城”給黃村帶來的變化,周國治如數家珍: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讓村民喝上了干凈的自來水,推進“三線下地”根治了凌亂的“蜘蛛網”,成立專業合作社讓村里的茶葉更暢銷,打造“美麗庭院”成為鄉村的靚麗風景…… 武夷山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在市民廣場開展“我們的節日·精神的家園·春節”武夷山市“歡歡喜喜過大年”主題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 武夷山市委文明辦供圖 鄉村人居環境的改善,也為產業發展帶來強勁動力。興田鎮南源嶺村近年來借助毗鄰武夷山主景區的優勢,大力發展民宿、餐飲、田園采摘等鄉村旅游項目,有效帶動群眾致富。“得益于‘創城’,村里的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去年接待游客近30萬人次,全村旅游產業收入2700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100萬元。”南源嶺村黨支部書記吳文英說,武夷山主景區實施免門票政策后,游客紛至沓來,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散步、賞景、就業。 從背街小巷到老舊小區,從城區到鄉村,武夷山市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轉化為破解民生難題、推動城鄉融合的實踐課堂。學府一路的漫步道、溫馨家園的扶手、黃村村的共享茶空間、南源嶺村的旅游賬本,無不印證“創建為民”的初心。當群眾訴求被傾聽、智慧被吸納、成果被共享,文明便不再是抽象指標,而是可感可及的幸福底色。武夷山正以文明之力,繪就一座城市與一方百姓雙向奔赴的美好圖景。(中共武夷山市委文明辦 陳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