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甌市:“植樹村規民約”里的“綠色文明”
2025-03-25 17:03:44? ? 來源:南平文明之光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建甌市“踐行村規民約,推進移風易俗”義務植樹文明實踐活動。鄭錦蘭 攝 近日,一場特別的義務植樹文明實踐活動在建甌市房道鎮沶村村開展。 這場活動的特別之處,要從671年前說起。 元末1354年春天,因頭年“隕霜殺稼”,全省大饑。房道沶村開明紳士楊達卿用“植杉一株,償粟一斗”的辦法以工代賑,并在樹木成才后立下家規“此山之木誓不售人”。這條禁砍禁伐的護林祖訓管了六百多年,造就了今天生機蓬勃的萬木林,每年義務植樹也成為沶村村的一條鄉約。 建甌市房道鎮沶村村村規民約 孫嬌艷 攝 時移世易,六百多年前的沶村植樹鄉約如今已有了移風易俗的新內容:除每年3月12日植樹節義務植樹外,凡是村民娶妻的、出嫁的、考上大學的、入伍參軍的、生小孩的人家,都要在村里種一棵樹;游客也可以選取價格不等的樹苗,到清風萬木園種下。 這場由建甌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指導,建甌市委文明辦、市委社工部、房道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和沶村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共同主辦的“踐行村規民約 推進移風易俗”義務植樹文明實踐活動,吸引了多名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者,也吸引了一年來家有嫁娶、添丁、參軍、進學喜事的人參加。 活動現場 吳慧英 攝 固土澆水,村民們對“踐行村規民約 推進移風易俗”有最樸素的認知:文明肯定不是亂砍濫伐,文明是要綠色家園,文明是播種綠色希望。 鄉村要美,美在文明;民風要正,重在村規。沶村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村里的祖訓凝聚著先賢的智慧,加入新內容的村規民約更是閃爍著綠色的文明之光。這場特別的植樹活動,正是村規民約中“共建綠色家園”“崇德向善”精神的延續。(建甌市委文明辦 湯維明 房道鎮 吳慧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