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保護”優先 夯實書院文化根基——南平市高質量推進書院文化建設(一)
2024-11-29 17:44:35? ? 來源:南平文明之光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歷史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不僅屬于我們這一代人,也屬于子孫萬代”。 近年來,南平市堅持把保護好書院遺存作為弘揚書院文化的前提和底線,著力探清書院底數、守好書院遺存、厘清書院脈絡,書院文化振興的基礎越夯越實,書院文化品牌越做越大。 探清書院底數 “對南平市古代書院的調查普查工作是從2016年開始啟動,我們是邊摸底、邊造冊、邊保護,決心要把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豐厚“家底”盤清,讓書院文化得以傳承、延續。”南平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說。 武夷精舍 孫開彥 攝 8年來,南平市推動武夷精舍、興賢書院、游定夫書院等3所書院成為福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考亭書院石牌坊等19處書院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66所書院和遺址列入南平市朱子文化遺存名錄。 此間,民間書院亦蓬勃興起,出現了五夫同文書院、莒口石庵書院等民建、民用、民養的書院,成為當代社會教育的一種補充。 守好書院遺存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2024年2月15日,位于建陽區莒口鎮馬伏村的寒泉精舍文化園正式開園。園區內,人頭攢動,書香意濃,不少家長帶著孩子朗讀著印在墻上的《紫陽朱子家訓》。 寒泉精舍 吳大灼 攝 據悉,修復后的寒泉精舍文化園總占地面積達2700平方米,建設有寒泉精舍、敬萱堂、儀門、門衛房等建筑及配套綠化景觀,結合應用了現代技術構建情境,重現朱子所處時期——宋代的生活場景。 寒泉精舍的修復建設僅是南平市古書院修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為持續筑牢書院文化傳承的基礎,南平市重建寒泉精舍等7所書院,修復延平游定夫書院等14所書院,新建武夷學院朱子書院。建設考亭書院清邃閣建本展覽館,展示建本源起、古籍雕版等,還原“前店后廠”刻書場景,改造提升考亭書院燕居堂等,借助沙盤、投影再現古代建陽書院林立景象。 厘清書院脈絡 2024年10月14日,《弦誦悠長——南平書院古今》書籍首發會在考亭書院舉行。該書內容涵蓋了全市10個縣(市、區)31所書院的歷史與現狀,融資料考據、學術研究、歷史紀錄、價值挖掘、現狀描摹于一體,是南平市迄今為止關于地方書院古今狀況最完整的一部著作。 考亭書院 黃杰敏 攝 近年來,南平市深入挖掘南宋時期南平作為福建書院文化中心的歷史底蘊,依托寒泉精舍、云谷晦庵草堂等古書院文化資源,組織專家、學者編撰以傳統文化、書院文化為主要內容的系列文化叢書,目前已編輯出版《建陽書院考》《弦誦悠長——南平書院古今》等書籍。 為提升書院文化研究的專業性、學術性,2021年12月,南平市成立考亭書院學術委員會,并禮聘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李存山研究員為首屆考亭書院院長。2023年6月,考亭書院被列為福建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南平市實踐基地首批實踐點。(中共南平市委文明辦 吳利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