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新時尚 生態南平齊參與
2022-05-26 17:24:30? ?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南平市開展垃圾分類體驗日活動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東南網5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艷)“一天能夠回收多少的垃圾?”“轉運來的垃圾需要在這堆放發酵多久?”“每天可以發多少電?”……5月26日上午,在南平市“垃圾分類新時尚 生態南平齊參與”垃圾分類體驗日活動現場,參加活動的市民代表爭相發起提問。 工作人員講解垃圾焚燒發電過程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為了讓公眾深入了解垃圾處理工藝和“生態”“循環”等理念,讓“低碳”“綠色”的理念深入人心,引導市民自主踐行從源頭進行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做好垃圾分類的低碳生活方式,當天,南平市生活垃圾分類辦、市城市管理局、市環保志愿者協會組織開展垃圾分類體驗日活動。 垃圾焚燒發電中控室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市民代表們首先參觀了社區垃圾分類屋,觀看垃圾分類屋運作和垃圾分類收運情況;隨后前往瀚藍(南平)固廢處理有限公司,參觀廚余垃圾處理過程、垃圾焚燒發電過程;主辦方邀請了垃圾分類講師為參加活動的市民群眾進行《垃圾分類微課堂》宣講。通過對垃圾分類處理的前端、中端、后端參觀了解,讓市民進一步了解垃圾分類處理的運作機制。 了解廚余垃圾處理流程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據了解,為推動南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工作,2021年12月1日,《南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辦法》正式實施,建立健全以法治為基礎的垃圾分類制度,為垃圾分類工作提供法律法規保障。2022年3月,為進一步推進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切實履行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加快分類設施建設,完善長效管理機制,補齊短板弱項,提升分類工作成效,南平市印發《2022年南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全面推行“三端四定”模式。前端分類實行定時投放、定點收集、定人管理、定位監控,投放時段內,每個垃圾投放屋(亭、點)至少配置一名分類管理員,每個分類屋(亭、點)安裝監控探頭,接入“智慧環衛”等監控平臺,逐步納入全市統一監管系統。中端收運實行定好企業、定好車輛、定好時限、定好點位,合理安排收運站點、頻次、時間和線路,車輛噴涂分類標識,安裝車載定位系統,防止“先分后混、混裝混運”。后端處置實行定點查驗、定廠處置、定準流程、定責監管,落實“不分類、不收運,不分類、不處置”的雙向監督機制,規范垃圾處理臺賬,每日統計收運、進出廠和處理的各類生活垃圾量并定期上報。 垃圾分類宣講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其中,作為固廢處理的終端設施——瀚藍南平項目二期,于2020年12月成功實現并網發電,日處理垃圾1200噸,年處理生活垃圾約43.8萬噸。 垃圾焚燒作業現場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通過今天參觀體驗,我更直觀地看到了垃圾量之大,也更明白從家庭環節進行垃圾分類處理對垃圾分類工作的重要意義?!笔忻翊砗榛墼趨⒂^結束后深有感觸地說道。 社區垃圾轉運 東南網記者 陳艷 攝 |